楼主
◆◇争议
尿不湿要背尿床的锅? 在广告史上,尿不湿曾经是个经典案例。据说这种商品问世之初主打卖点是“方便年轻妈妈们照顾宝宝”,结果销量并不如意,后来更换营销策略,改为主打“让宝宝皮肤更干爽”,就此在市场上大获成功。即便如此,认为妈妈用尿不湿就是在偷懒的老一辈人仍不在少数。把尿好还是用尿不湿好成为“婆媳大战”经久不息的戏码。 文建国教授介绍,目前关于如何把尿和如何使用尿不湿在社会上仍有争议,有人提倡使用尿不湿,也有人提倡把尿训练,到底家长该如何选择,需要大数据调查结果支持。有研究认为,新生儿阶段大脑就已经感知并参与排尿控制,适当把尿可以缩短儿童获得排尿控制能力的时间,而持续使用尿不湿可能延迟儿童在此方面的发育,尿床几率会升高。市场调查显示,2016年中国使用尿不湿240亿元,制作尿不湿砍伐大量数木,使用后的尿不湿也带来环境污染。为此,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小儿尿动力学中心和泌尿外科启动了一项调查,目的是帮助医患制定合理的把尿训练和使用尿不湿方案。 据介绍,这项调查从2016年10月-2017年3月,随机选取河南省9个城市管辖区的幼儿园小学5岁到7岁儿童进行流行病学调查。采用无记名调查问卷的方式,要求儿童父母回忆并填写养育儿童过程中尿不湿使用情况和停止夜间遗尿的时间。结果显示,与出生后就开始使用尿不湿的儿童相比,未使用过尿不湿的儿童,遗尿症的发病率明显降低,两者差异有显著性意义。仅在夜间使用尿不湿的儿童,与全天都使用尿不湿的儿童相比,遗尿发生次数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初步的数据分析还显示,尿不湿使用时间越长,遗尿发病率越高,与使用到1岁的儿童相比,3岁仍在使用尿不湿的儿童,遗尿发病率高了一倍。调查认为,这次调查初步分析结论是:使用尿不湿可提高儿童遗尿症发病率。 文建国教授认为,这说明老一辈的把尿训练其实有一定道理,过多使用尿不湿存在不良影响。 但对于这一初步结论,业内专家也有不同意见。邓会英介绍,主流观点认为,几个月大的婴儿把尿过度,会导致成人后出现“婴儿型排尿”。“1岁之前的孩子还是婴儿反射,没有自我主观能力,这时候做把尿训练应该是徒劳无功的。”她认为,过早的排尿训练会导致白天尿频的问题。“经常性的把尿,会导致膀胱没有储满尿液就排尿,信号不会传递到大脑去发出指令,从而导致停留在婴儿型反射阶段,只有脊髓反射,不能刺激大脑皮层形成相关反射。” 邓会英主任医师认为,通常建议1岁或1岁半后,孩子有一定自主能力时才开始把尿训练。3岁后不建立正常排尿训练也不行,如果这么大还老是用尿布,就容易出现尿布性皮炎,也就是老百姓俗称的“红屁股”,会导致孩子出现尿频尿急、尿道口红肿等问题。 本作品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转载请征求作者意见。擅自转载使用,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
沙发
肯定是不能够用太久
|
板凳
特别是对于男孩子最不适合用了
|
4#
太闷了
![]() |
5#
这东西夏天用太难受。
|
6#
主要是夏天来了 带着太闷热了 不舒服
|
7#
我家是一直用到两岁左右
|
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