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今天的二胡课,上得很不开心。
教了两首新曲子,一首是电影《城南旧事》主题歌(其实我感觉就是以前初中时学过的“送别”),再一首是《放风筝》。前面这首感觉能拉下来,虽然也牵涉到换把,音准可能把不太准,但大致位置是知道的。 最气人的是那首《放风筝》了,虽然只有廖廖三行,可是我竟然都没有学会呢,有几个音我压根儿就没有找到。崔师姐这一批看来是学过这首曲子的,因为几遍过后,李老师就让她和周师姐当堂展示了,崔拉得还可以,虽然把位有些下滑。周师姐也能勉强拉下来。而我们这几位不知道掌握了没有,我是不会,张老师似乎还能跟,小邹估计不会,后面邓和占我估计比我好不到哪里去。我用手机录下了李老师拉这支曲子的视频,我没事儿多看几遍,一定能学会的。凡事贵怕琢磨嘛! 李老师很照顾我的情绪,我知道。她看我在《放风筝》曲子上有挫折,马上就让我们拉复习曲《敖包相会》,而且指定我首拉展示。我心里还憋着一股气呢,所以,这次最不紧张。这首曲子里面有许多颤音,以前我单独练过,不练颤音出不来。李老师说我的四拍时值没有拖够,其它还可以。张老师也演奏了一遍,她总体上学得还是可以的,但个别音准不太到位。 李老师这节课想让我们一口吃个胖子,她还给我们示范了一遍新曲子《洁白的哈达》,幸亏只教了一行。这一行,我基本上能拉下来,否则更郁闷了。看看,每节课光复习吧,心里会有些想法,光教新曲子吸收不了仍然会有想法,所以,老师难当吧? 复习《长城谣》,这首曲子里没有换把,感觉还好。 这节课李老师跟我们说了许多话。谈到这阵子事多,谈到大家作为成人能接触到乐器,一生中能习得一样乐器是何等的幸运(没错儿,确实幸运,在学习中还有幸福感和成就感呢)。谈到对我们的弓法指导比较严格且正规,大家右手走弓子相对来说还是比较稳,而且一直在强调右手腕的活泛(有个别人还不行,还没有找到这种感觉,我觉得我找到一些了,虽然没有对镜自练,但老师说比先头感觉好得多,很松弛)。谈到练琴要坚持,弹钢琴者每天要坚持两个小时,这拉二胡起码每天要保证摸摸它,每天摸和每周摸一次两次那感觉肯定是不一样的(当然,几天不摸会觉得手生,琴得沾人气,它还会受环境气的影响,比如潮湿度等)。我心里在想的是,如果李老师退休了,不再带我们了,那我们如何坚持下去?这是我心底的秘密,老师不让说,怕影响大家的练习劲头。可我知道,并为此着急。当感觉到周和邓来琴房,在等待老师来临的过程中总是呱噪说话时,我心里就很烦很烦——都练不了几天了,还不珍惜机会?转而一想, 每个人学习的目的是不一样的,有的人可能就是学着玩玩,对它没有什么要求。可我们都知道,用高标准学习和低标准学习,所用的时间虽然差不多,可结果却差很多。这也就是好学生和差学生的区别。 本作品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转载请征求作者意见。擅自转载使用,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
沙发
亲的学习态度很令人欣赏呢。还在学习乐器,还的好有毅力。说真的,我从小就特别喜欢音乐,可是家里条件不好,所以即使如此疯狂地喜欢音乐,还是没能学会一样乐器,但我心中有个小小的愿望,希望以后有机会可以学习钢琴,不是为别的,只想安静的时候调节一下心情。亲一定有功底,看看我这种情况,还有希望吗?多多交流啊。呵呵。
个性签名
![]() |
板凳
亲的学习态度很令人欣赏呢。还在学习乐器,还的好有毅力。说真的,我从小就特别喜欢音乐,可是家里条件不好,所以即使如此疯狂地喜欢音乐,还是没能学会一样乐器,但我心中有个小小的愿望,希望以后有机会可以学习钢琴,不是为别的,只想安静的时候调节一下心情。亲一定有功底,看看我这种情况,还有希望吗?多多交流啊。呵呵。 |
4#
用高标准学习和低标准学习,所用的时间虽然差不多,可结果却差很多。这也就是好学生和差学生的区别。 这句话有道理!
|
5#
其实我还是挺喜欢二胡的,虽然不会
|
6#
回复 3# 喇克
宝妈说地太好了。有时想想也是的,不能全身心地放在孩子身上,有时需要给自己和孩子一些空间。用这些时间孩子和自己都可以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这样感情更融洽。看到你的鼓励,还真心想有时间的话,去学习一种乐器。以后要多多交流,多多鼓励我呀。 ![]() 个性签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