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在这个年纪,你看过什么,听过什么,思考过什么,渐渐,这些就成了你生命中的痕迹,这些才是你生命中的真实
依蓝,在处理情感的对比时,她想到了看过的图画书… 最耳熟能详的《猜猜我有多爱你》《逃家小兔》《爱心树》,这些书里对于爱意的表达,对于妈妈与孩子的情感对比,是游戏,也是最直接的… 看过,思考过,入得儿童诗里来,这才是最彻底的真实存在过… 济宁,第一时间看过了《奇迹男孩》,在儿童诗的构思时,一一捋出电影情节的结构,从细节中感受情感… 感动… 好感动… 可是你有没有思考过,你是如何被感动的?被煽情的BGM?还是细微的某个小动作? 同样,思考过,才是真正存在过… 墨涵和乐淇,在上过半年观察日记课程后,来补儿童诗的课… 经过半年高强度地历练,儿童诗应该是非常容易“对付”的吧… 但这两位孩子和背后的家长,都令我深深喜欢着… 他们没有选择“轻松”,依然用十二分的用心,来对待每一次的创作。 也许只通过一首诗看不出他们背后的努力,但看看他们为之努力的过程,几乎每次都写2-3首诗,反复琢磨哪一首更为精彩和贴切… 乐淇把儿童诗当成重要的创作来对待,每一句话每一个词都斟酌、都尝试替换,试图找出更贴切的词… 这样的例子,每一首诗诞生的背后,都有着太多让我佩服的细节… 但过程,分明又都是享受的… 是那种完成后缕缕自信攀满全身的享受… 是那种不为任何人赞赏作品就是最好的赞赏的享受… 而我,同样享受着每一期带来的满足感和成就感… 与真实同在… 与美好同在… 本作品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转载请征求作者意见。擅自转载使用,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评分记录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共1条评分记录 |
沙发
与真实同在…
与美好同在…真好 |
板凳
上面这几个故事都有读过。
|
4#
很好的分享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