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每个孩子来到世间都被贴上“孤品”的标签,父母的使命就是要小心地爱护这件“孤品”,帮助它慢慢成长,并发挥出属于自己的光芒。但发掘光芒的过程,并不是那么容易,我们说向东走,孩子偏要向西跑;我们说快认真作业,孩子抓耳挠腮说不会;我们说快去睡觉,孩子上床打滚玩得欢……孩子不懂父母的耐心是有限的,当它耗尽的时候,一场狂风暴雨般的吼叫正在蓄势待发! 吼叫时的父母会变成了面目狰狞的怪兽,会让父母的在孩子心中的形象大打折扣。当一番声嘶力竭、血流加快、面红脖子粗后,自己都得半天才能缓过气。值得注意的是“吼叫”具有强大的黏性,孩子只要做得很父母想法有出入,就会施展魔法,让父母声调提高几个档,试图以此来让孩子听话。但令人遗憾的是,大吼大叫无关教育,对孩子无效!这也从侧面印证了为什么父母变本加厉使用吼叫,却得始终不能让孩子听话(这是家有男孩的妈妈的共识)。那有没方法让孩子听话呢?答案就在鲁鹏程所著的这本《不吼不叫:妈妈的一场修行》中。 这本200多页的书传递了一个核心的教育理念,那就是“不吼不叫”,之所以定位母子关系,是因为男孩比女孩更淘气,妈妈也更容易因失控导致大吼大叫。这点非常赞同,我家孩子最近非常皮,动不动就在捣乱,用完水龙头还刻意让其有节奏地滴水,趁你不注意大白天的开灯,冷不丁地跑过来把你捏一下……尽管捏紧的拳头没有打出去,但高分贝的警告声是不可避免的。有次我对他的行为很生气,直接把他请出门外,并狠狠地关上门,顿时响起哭喊声、忏悔声。结果事后,孩子并没有完全改过自新,相反学会了我摔门!哎~只能说我们父母是孩子成长的一面镜子! 妈妈们必须掌握教育的智慧:不做百分妈妈,接纳自己的不足,也接纳不完美的男孩,不要试图控制男孩,要透过男孩这面“镜子”进行彻底反思,多读好书提升教育文化力,真正做到“不吼不叫”。因为不吼不叫,妈妈才能走进男孩的心里,教会男孩心平气和地做人,培养男孩的独立性、领导才能、责任感、高情商、高财商,让男孩更爱学习,并平稳地走过青春期。 看过书后,我能够比较从容地看待孩子的各种“捣蛋”行为,明白了他不听话其实是在寻求我的关注。每当我想要开口“吼叫”时,就会用手把嘴巴捂住,或者暂时离开,等心情平复后再试图用正常的语调和他沟通。 如果说育儿道路千万条,那么“不吼不叫”就是起点,从这里开始路途漫漫,但为了孩子我会尽力为之! 附上书的插页 本作品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转载请征求作者意见。擅自转载使用,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
沙发
边学边行走,孩子就长大了
|
板凳
同意这样的观点:走进孩子的心才是智慧的妈妈的做法。
个性签名
教育不是打造一个“高级”的孩子,而是用最质朴的力量催生出一个更有力量的灵魂!
|
4#
从孩子出生的那一刻起,是妈妈另一场修行的开始
|
5#
|
6#
这样的修行,对于我来说,太难。
个性签名
纯手工阿胶糕VS祛湿茶
V: yy201212132015 |
7#
这样的修行,对于我来说,太难。 |
8#
边学边行走,孩子就长大了 |
9#
同意这样的观点:走进孩子的心才是智慧的妈妈的做法。 |
10#
从孩子出生的那一刻起,是妈妈另一场修行的开始 |
11#
非常实用的书
|
12#
非常实用的书 |
13#
挺不错的书的,妈妈也要有修为了
|
14#
挺不错的书的,妈妈也要有修为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