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试读活动已经登记在分享微博活动
更多试读试用请点击:http://www.babyzone.cn/shiyong/ 首先鸣谢广西科技出版社对此次活动的大力支持与赞助! 本次试读活动,同步发起“养孩子,我们可以不吵吗?” 家庭育儿深度话题活动,旨在帮助更多的父母快乐的养育孩子。欢迎宝宝地带的家长们积极探讨育儿经和试读吴恩瑛博士的这本书。 试读相关话题讨论:从《孩奴》的热播探讨一下您的育儿经 http://bbs.babyzone.cn/showtopic-136667.html 试读名额:20名 (随机发送一本)带宝宝阅读照更佳 当当购买链接: http://product.dangdang.com/23293103.html 哈佛特约专家,儿童心理医师20年研究成果,突破性解决父母的争吵与焦虑不安 图书简介: 你的家里,有没有如下状况? 妈妈有操不完的心,爸爸却觉得一切正常 妈妈积极给孩子找幼儿园,爸爸却觉得哪个都一样 孩子成绩倒退,妈妈着急上火,爸爸没啥反应? 于是,家庭大战一触即发….. 我们都说为了孩子好,为什么却总在争执? 拥有多年咨询经验的吴恩瑛博士在《养孩子,我们可以不吵吗?》一书中提出,那是因为爸爸和妈妈“不同的自我满足”造成的。每当孩子出现被欺负、成绩突然退步、交了坏朋友时等等教育问题时,由“没意见爸爸”和“想太多妈妈”挑起的世界上最无解的教养战争,就会爆发在你家! 爸妈不停争吵的家庭,孩子的教育自然不会好!据科学研究,爸爸妈妈和睦相处家庭的小孩,比不和睦家庭的小孩,在个性、成绩、人际交往及日后发展中都更加出色。 为了帮助深受困扰的父母,亚洲极具影响力的儿童与青少年问题专业指导医师吴恩瑛博士,为大家奉上超级实用的《养孩子,我们可以不吵吗?》针对57个爸爸妈妈之间常见的教养冲突,提出实用的解决技巧,步步厘清家长心中不安而造成的误解。帮助家长发觉自己深埋心中的不安、焦虑和脆弱,并告之化解的正确方法。 在孩子无法重来、不能忽视的成长路上,只有沟通良好的家长,才能养育幸福健康的孩子。 编辑推荐: ※都是为了孩子好,但为何还会争吵不休? ※父母的争吵,造成了孩子成长中诸多问题 自卑、内向、暴力、胆怯、注意力分散…… ※哈佛大学特邀专家、专业儿童心理医师 20年研究报告,突破性解决父母的争吵和焦虑不安 ※韩国SBS电视台收视爆棚的家教全新理念 作者简介: 吴恩瑛博士二十年来一直致力于儿童研究与教育领域。她是韩国首尔最权威的教育心理专家,著名儿童教育界首席专家。也是诸多妈妈心中最值得信赖,最喜爱的育儿导师。堪称“育儿之神”,其地位相当于中国的知心姐姐卢。韩国SBS电视台《我家孩子判若两人》栏目的固定嘉宾,被美国的哈佛大学以及诸多著名外国大学邀请做讲座。著有家教畅销书《孩子的压力》。 目录: 上篇 焦虑的妈妈 “疏忽”的爸爸 困惑1 妈妈有操不完的心,爸爸却觉得一切正常 妈妈总担心“万一怎么办”;爸爸却认为“小孩都那样” 妈妈、爸爸,究竟谁才是对的 焦虑与疏忽都源自“不安” 困惑2 孩子有问题为什么妈妈先担心呢 妈妈的不安来自本能 妈妈们为何愈加忧虑 焦虑源自身份认知的混乱 不安的背后是自责、歉疚和欲望 不同年纪的妈妈,焦虑点不同 困惑3 为什么爸爸对孩子的问题“漠不关心” 爸爸的“冷漠”是源自头脑构造 爸爸的不安 不同年龄的爸爸同样也有不同的不安 没有及时更新育儿理念的父亲显得更加“漠不关心” 困惑4 都为了孩子好,却为何无法达成共识 过度干预和过度管制 父母不安导致孩子焦虑 直面心底的不安才能教育好孩子 查一查你到底有多不安 中篇 惶恐不安的父母,找出适应的解决之道 分歧1 关于孩子的教育问题 对于教育,妈妈和爸爸的不同想法 幼儿早教玩具非买不可吗 幼儿教育机构一定要去吗 小学成绩考到80分就可以了吗 “孟母三迁”真的需要吗 补习班一定要参加吗 国外修学真有必要吗 学习成绩退步的原因 他到底为什么不愿意学习 分歧2 孩子的人际关系 关于人际交往,爸爸妈妈的不同想法 孩子为何被孤立 无聊了就能去欺负别人吗 结交很多朋友是对还是错 孩子独来独往有问题吗 坏朋友真的如猛虎吗 异性朋友是否该交往 孩子打架应该大惊小怪吗 分歧3 对孩子的照顾和教育方式 爸爸妈妈的不同想法 体罚孩子该不该 训导孩子该严还是该松 孩子生病时必须去医院吗 垃圾食品孩子能吃吗 孩子外貌缺点是谁的错 挑食行为是否该纠正 是否应该过分保护孩子 分歧4 生活方式 对于生活方式问题,爸爸妈妈的不同想法 与长辈有关的那些事如何解决 育儿与工作矛盾吗 托管孩子至于这么纠结吗 孩子该有零花钱吗 孩子有缺陷时继续治疗有意义吗 当不安遇到不安 下篇 幸福的父母造就幸福的孩子 方法1 成为幸福的父母 母性,守护孩子的神秘本能 父性,做好进化的准备 自己的孩子就一定要服从自己的意志吗 改变孩子之前,要首先端正自己的态度 不安父母的牺牲品——“超级孩子” 方法2 成为幸福的夫妻 夫妻之间的倾听与尊重 把对方的话翻译、过滤一遍再听 爸爸,不要对自己未知的领域感到不安 妈妈,不要过度认为自己正确无误 育儿与家务事是最高贵的劳动 方法3 成为一个幸福的人 用分享战胜不安 不自觉的不安会传染给孩子 任何人都无法做到两全其美 经常检查自己的不安指数 父母应该克服的7个心理隐患 在线连载展示:在二楼 试读申请时间:2013年10月16日—2013年10月27日 阅读心得最后提交时间:2013年11月16日(以收到书籍为准) 参与方式: 点击下方“我要报名”,填写相关信息。 不理解的请看:http://bbs.babyzone.cn/showtopic-21287.html 宝宝地带的试用方法: http://bbs.babyzone.cn/showtopic-67456.html 试读报告范例: http://bbs.babyzone.cn/showtopic-99530.html 报名需知: 1、申请试读的用户必须更新头像、个人资料、手机、邮箱认证、联系方式(右上角我的地盘→个人设置); 2、申请成功获得书籍的会员需要提交阅读心得;在论坛的“亲子阅读”版块下的“阅读心得”栏目里,标题自拟; 3、试读报告内容要求为原创本站首发,1天内不得转发其他网站,不少于800字,图片3张以上,有宝宝读书照片更佳。 4、在浏览器右上角“我的地盘”—我的活动中提交阅读心得链接; 5、本次试读免运费,由广西科技出版社寄出--圆通快递。 6、试用用户将以个人资料中的地址等信息发送,若有误将不再补发; 7、试读报告以对书的感想、阅读心得、给其他没得到机会的用户更加直观建议为主。 本作品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转载请征求作者意见。擅自转载使用,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
沙发
《养孩子,我们可以不吵吗》
推荐序: 战胜育儿时不安的恐惧 韩国亚洲大学医学院院长、精神科教授 林奇英 在韩国,绝对稳赚合算的生意恐怕要数“不安生意”了。只要用“有害添加剂”“辐射”或者“口蹄疫”的字眼稍稍刺激下人们的“不安”神经,有机农产品、天然食品就会一路旺销;微微加深一下大家对老年痴呆和癌症的恐惧,人们就会争相敞开荷包,进口未检验的健康食品或者昂贵的医疗设备。 其实,不安是人类最本能的情感之一,是预知危险并防患于未然的一种安全必需品。然而这里有两个问题。一个是“不安的反作用”。比起完全洒脱的状态,适当的不安的确更好,认为天下太平的人通常会在竞争中处于下风。相反,那些对未来常有不安紧张之感的人,会做好充足的应对策略,在领先他人,取得社会成功方面有着更高的胜算。但,过度的不安就会产生反作用,甚至制约其本身能力的发挥。过分的不安、忧虑和恐惧会麻痹理性,使人们彷徨,逃避,甚至做出不可思议的错误判断和决定。第二个就是我们生活的当下社会有着太多不可预测的危险和不确定性。世界正以一种过去无法想象的速度快速发展着,生活中必然面临着越来越多的陌生境况和问题。即便是能力卓越的人也不可能完全预知并完美应对所有危险,这种企图本身也很愚蠢。一个人想象各种坏情况疲于应对,诚惶诚恐,离安逸幸福的生活越来越远,每日战战兢兢,不知所措,终会让人心力交瘁。 这时,人们就会去求助专家,听凭他们的建议和诊断。然而这样又会出现其他问题。很多专家不但没有缓解他们的不安,反而刺激和助长了这种情绪。这种“赔了夫人又折兵”、被“不安市场”套牢的例子不是一个两个了。 这一点上,吴恩瑛博士的新作真可谓是特别之作了。这本书会对年轻父母养育孩子过程中产生的各种不安,不安的原因及其对孩子养育方面造成的影响一一说明,并将克服这种不安的方法娓娓道来。与那些意在加剧不安情绪的书籍不同,此书为缓解不安所著,书中认为父母首先就应当幸福起来孩子才能幸福,要想丈夫、妻子和孩子三方都幸福,三者都应理解彼此的能力所及,放低姿态倾听彼此、关心彼此,与对方共同分担不安。作者还强调鱼和熊掌不可兼得,人们应当相信自己当下的选择。 我想起童年时流行的一首名为“Que Sera Sera”的歌,意为“顺其自然”,歌词是这样的:“当我还是个小女孩,我问妈妈‘长大我会变成什么模样?会漂亮吗?会富有吗?’妈妈说‘顺其自然吧,我们不能预见成长,该是怎样便会怎样’。”听这首歌的时候我特别奇怪,年幼的女儿问到自己的未来,做母亲的怎么可以说出“顺其自然”的话。现在想来,应是这位母亲的不安让她不愿轻易干涉孩子的人生,这种用坚定乐观的心态抵御不安的母爱境界似乎尤为高远。 家长们总是紧张不安,让他们不全盘干预孩子生活,单纯地持一份关心和爱护之心,静观孩子成长是件非常不易的事,吴恩瑛博士的这本书却教导我们必须如此。另外,此书还将结合具体例子提供一些克服不安和恐惧的方法。 周围有很多年轻父母由于自身的不安,拉着孩子“乱投医”,还误以为这便是关心和爱护,对此,我时常感到惋惜。因此,这本《养孩子,我们可以不吵吗?》能够问世就让人欣喜非常了。 前言 面对养育为何我们会不安 “吴恩瑛老师您是怎么养育孩子的呢?” 一位拿到材料的母亲突然问道。这位因极度的养育压力而苦闷非常的母亲面对孩子无时无刻都在不安和害怕。 “我和您一样,养育孩子也会惧怕和不安。” 听到这种回答那位母亲怔住了。连无所不能的吴恩瑛老师都会紧张害怕……在节目和临床治疗中,我见过很多惧怕育儿,疲劳不堪的父母,也见过因为父母而承受伤痛的孩子。为家长排忧解难,纠正孩子不良行为的过程中,我本人幸得“养育魔法师”一誉。然而即便是这样的我在成为母亲角色的过程中也有诸多不安和畏惧。作为一个初中一年级男孩的妈妈,我至今也会不安害怕。为什么连身为专家的我也会这样呢? 其实很久以前我便对育儿怀有不安和恐惧。借此书也想吐露一番,坦白地说曾经我是一个严格的独身主义者。高中毕业前,我会像某些同龄女孩儿一样,把“独身”这样的字眼挂在嘴边。学生时代的我成绩优异,身兼班长和学生会委员,希望在自己钟爱的领域成为一个优秀的学者,是一个社会名利心很重的孩子,并对此满怀自信。我想一个孩子对“独身”执念如此之深,可能就是因为内心深处对成为一个孩子的母亲怀有一种茫然的恐惧。面对同时成功扮演社会人和孩子母亲两个角色,我会不自觉地害怕。所以既然鱼和熊掌不可兼得,那就做好其中一项,可能正是由此,当初才会下意识地执着于“独身主义”。 人生总是计划赶不上变化,谁都一样,走着走着就会发现现实和想法总有诸多不同。一直主张独身的我进入大学没多久,就和一个我们学校同系同级的男生成为了一对校园情侣。那人就是我现在的丈夫。本以为谈了那么久的恋爱还结了婚,年少时独身想法的根源(对孩子、父母和养育茫然的恐惧)肯定已经消失了。然而,结婚5年,我却一直没有怀孕。我没有避孕,只是潜伏在内心的对养育无意识的恐惧和不安支配着我的身体。这些从很久前便藏匿于内心深处的不安和恐惧不仅让我的儿子这么晚才来到这个世界,也将我的毕生事业引导到了“孩子,父母,养育”这个课题上,因为我日渐渴望解决这种无意识的恐惧和不安。 然而奇妙的是,当我不知不觉间决心把这种不安和恐惧作为毕生研究解决的课题时,婚后5年的我怀孕了,这让我惊喜非常。至今,我还记得确认自己怀孕的那一瞬间如同电影般的场景:那天的天气,人们的表情,我当时的感受,一如昨日般记忆犹新。当然因为太过意外,有一刹那的惶惑,但怀孕的事实一经医学确认,我比任何人都迅速进入了“妈妈”这个角色。那时的我从不担心自己能否成为一个好妈妈,也不害怕带着孩子能否做好自己的工作,只要想到肚子里的孩子,我就感到无穷的自信,似乎能够搞定一切。那么我的这种情感到底是什么呢?曾经让自己那么恐惧和不安的事情,真的发生在自己身上时内心却涨满了幸福,这种感情究竟是什么呢?身为专家的我在成为母亲的过程中也无法逃避这种不安和恐惧,此书开端,我们就来挖掘一下这种情绪的根源。 我从医学、生理学、心理学、人文学、社会学等多方面着手,深层探究这种不安和恐惧的根源所在。为什么为人父母都会不安和害怕?为什么同样是不安害怕但表现却各有不同?这种不安害怕的实质是什么?不安和恐惧在实际的养育过程中会导致什么问题?怎样消除这些不安和恐惧?为此,我翻阅了大量资料,细致地回顾了自己为人父母前后对养育的恐惧心理。身为一个研究孩子、父母和养育的专业人士,我确实会本能地排除不安和惧怕,但也会从多个角度去反复琢磨排除不安恐惧的过程。在此期间,使我对人类在养育过程中产生的恐惧、内疚和自尊有了更深刻的把握,比起在一些书中的所得更加感同身受。 养孩子绝不是件轻松的事。无论孩子是刚出生未满周岁,还是上了幼儿园,抑或开始正式接受教育上小学,或者升了初中到了叛逆期,养起来都不容易。因为养育孩子这件事时刻刺激着潜藏于我内心的害怕与不安。恐怕从孩子出生,到他开始上学,经过青春期,长大成人,直到为人父母,我们面临的每一个未知的瞬间都会与恐惧不安为伴。但请别害怕,恐惧和不安绝不会摧垮父母,反而会让为人父母更加坚强,也因此让孩子更加健康。大部分的恐惧不安中藏着养好孩子的密匙。了解到畏惧不安的本质并一步步化解,反而会让我们更深刻地理解养育,并激发母性和父性中令人惊异的潜藏能量。我想,不安和恐惧应该就是造物主为藏匿养育密匙而四处撒落的种子。 从前人们生六七个孩子也能养好,但现在一两个孩子都让人够呛。对于有些父母而言,养孩子已经超越单纯的负担而成为了一种打击。为什么会这样?其原因,我认为是为人父母者不能从容面对自然而然产生的不安和害怕,只想逃避而不认真应对。只要为人父母,都会不安害怕,这证明我们心存母性和父性。只有勇敢面对不安,我们内心的母性和父性才能引导自己走向正确的养育之路。这本书中您将会看到为人母的我内心的诸多不安和恐惧。也许会给您安慰,与您共鸣。您应该会对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父母,为人父母应当有什么样的价值观有一些思考。如果读完这本书后,这些思考能助您发现真我,成为更加成熟的父母,身为作者的我也将甚感欣慰。 成书过程中有诸多不顺,若是没有诸位的帮助,以我的原稿想出版面世是非常困难的。在此衷心感谢曾经给予此书极大关心和帮助的各界人士。另外也要感谢为这本书的出版提供诸多帮助的宋民宰先生,以及不辞辛苦对大量资料和原稿进行整理工作的金美研女士。同时对著书过程中让我见证了无法言喻的母爱和父爱的父母们致以深深的谢意。另外还想感谢我的儿子,让我身为母亲生活得更有意义。也感谢我的爱人。最后谨以此书献给这世上身怀爱子之心,积极投入子女教育的父母们。 上篇 焦虑的妈妈 “疏忽”的爸爸 作为父母都会不安害怕,但妈妈和爸爸表达的方式却截然不同。妈妈们各种操心,爸爸们却似乎事不关己,只会逃避。 为何妈妈和爸爸表现母爱父爱的方式只此一种呢,我们一起来探究一下其中的原因。 困惑1 妈妈有操不完的心,爸爸却觉得一切正常 妈妈总担心“万一怎么办”;爸爸却认为“小孩子都那样” 傍晚,奶奶让10岁的英诚上附近超市买块豆腐。旁边的英诚妈妈想起昨晚9点新闻里关于诱拐绑架儿童的报道,蓦地不安起来。英诚妈妈略带埋怨地对婆婆说:“妈,这么晚怎么能让孩子一个人去啊?”英诚妈妈的话让婆婆不高兴了。“整天瞎操心,这么养出的孩子怎能有出息?”英诚爸爸也站在了奶奶那边:“总不给孩子独立干事的机会,这么下去孩子早晚变笨。”听了孩子他爸的话,本来英诚妈妈说到嘴边的“现在这世道…”又咽了下去。 两岁的东东从昨晚开始发烧,吃了退烧药依然高烧不退,一直39度多。孩子一发烧就吭吭哧哧喘粗气。烧了一夜的东东,早上好像退烧了,妈妈给他喂了点饭。突然,本来在客厅玩得好好的孩子叫了声“妈妈”,趴在那里,把早上吃的都吐了出来。东东妈妈一下慌了,给正在上班的老公打了电话。“老公,东东有点奇怪,可能得送急诊!” “那就快送过去啊!”“你能不能回来咱一块儿去?我害怕。”东东妈妈看着怀里孩子惨白的小脸儿说道。 “早上10点怎么回家?你自己一个人去不行啊!小孩子发发烧不是很正常的嘛?每次都这么跑回家还让不让上班了?!先带孩子去门口的诊所看看。”东东妈妈眼里一下蓄满了泪水,突然有种“你到底是不是孩子爸爸”的想法。 一天,为了看足球赛,好不容易早归一次的世杰爸爸,一进门就拿起遥控器,等着炸鸡和啤酒外卖。按下遥控器按钮,电视画面上依次出现了本场比赛的首发球员。这时,正在叠衣服的世杰妈妈就跟他商量。 “老公,给世杰买套古代童话全集吧。我们小区别人家都有。”“全集那么贵,5岁的小孩儿,有必要吗?”“就算贵,咱们也没穷到连那种东西也买不起啊。”“我的意思是现在物价飞涨,买那些没用的东西干什么?”世杰爸爸眼睛始终没有离开电视,就像说别家的事一样。看他这副样子,世杰妈妈火气一下子蹿了上来。 “什么没必要,买书怎么没必要?!现在哪家在孩子上小学前不给买那种全集?你什么都不懂,我只要说点什么你就反对!”妈妈粗声大嗓,世杰爸爸稍稍放低声音:“我就是让省着点花钱。别人干什么咱们也干什么,什么时候才能买房啊?”电视上足球比赛上半场已经打响了。 “我什么时候花没用的钱了?把你吃炸鸡、喝酒的钱省下来买那书也绰绰有余了。在你眼里是不是足球赛比世杰还重要?”世杰妈妈气不打一处来,把丈夫一通臭骂。这时日本选手把球从韩国选手脚上断了下来,准备大脚开射了,世杰爸爸也冒火了,嚷道:“烦死了!有完没完!” 很多妈妈们生孩子带孩子的时候总因为丈夫对孩子的不闻不问发火、伤心、无助,甚至黯然流泪,她们总会想:“他怎么可以对自己孩子那么薄情?自己孩子啊,还那么冷漠,孩子是我自己生的吗?那么无情的人还是爸爸呢……”虽然不是所有的妈妈都这样,但在诊所和节目里有很多的妈妈对生活在同一屋檐下的丈夫都深表不满。她们谈着孩子的问题,谈着谈着到最后总是以对丈夫语言和行为的各种声讨结束谈话。 “我让孩子干什么,老公都反对。他认为让孩子随性发挥到时自然而然就好了,还说我办事离谱。” “我虽然做不到像别人那种程度,但起码也想给孩子买本书啊买些文具啊什么的,但我老公完全就像石器时代的原始人一样,总说让孩子随便玩才是最高境界。” “他从不陪孩子玩,也不辅导孩子功课,但只要孩子犯了什么错,就不知道从哪冒出来了,跟着就是一顿教训,好像那个时候孩子才是他的。一说商量下孩子的教育问题,就说不管,骂人的时候倒是很积极。” “孩子现在还小,会调皮捣蛋,玩的时候也会犯错,这不是很正常吗?每到这个时候我老公就会觉得孩子笨,还怪我,说我没教好孩子,嘴边天天念叨我怎么教孩子的。我真想把孩子丢给他让他自己带一个星期试试。” 然而有意思的是,这些遭受妻子各种埋怨的丈夫们,大部分看起来都很正常。诚实可靠,责任心强,有能力,善交际,更重要的是,非常爱自己的妻子和孩子。 他们看来都不至于遭受所谓“冷漠”的怨言。这么说来,难道是那些怨声载道的妻子们在说谎吗?当然不是。她们的话一点也不假,反观她们口中爸爸们的形象:为了自己热爱的孩子和家庭,为了多挣一分钱忍气吞声努力工作,疲于应付各色酒席。但一谈到老婆和孩子的问题,就像别人家的事一样,漠不关心。丈夫们到底为何如此呢? 妻子们对丈夫的不满大致可以分为三种。一种是,为了赚钱对孩子的成长和教育完全不管不问,全权交给妻子。他们通常对育儿知识一窍不通,而且完全无视教育话题。因为从不掌握发言权,所以即便在需要自己的时候也是远远地站在一旁束手观望。第二种,就像第一种爸爸那样,这种爸爸平时完全不参与孩子成长和教育,但一到教训孩子的时候,就“挺身而出”了。他们平时和孩子共处的时间少之又少,也完全不懂育儿或者教育,内心却有一种奇妙的使命感,认为作为爸爸应当承担起教训孩子的责任。孩子有问题,就必须纠正,怀着这种想法,教训起孩子常常很苛刻。因此,很多这样的爸爸在家人中常会遭到一种不是孤立的孤立,处境尴尬。第三种呢,是一种不切实际的理想主义类型,他们认为“天生我材必有用,任其发展,时候到了自然水到渠成”。当自己的意见和妻子的意见起冲突的时候,为使自己的想法看起来合理,会把极端的例子一般化。比如,当妻子想教5岁的孩子学英语的时候,就会提起一篇报道,说一个孩子因为过分的早期教育接受了精神治疗。 但诊断过程中,这些爸爸反而会常常抓住我大倒苦水:妻子生下孩子以后干什么都担惊受怕,做事极端,想问题出格,而且完全无视自己对孩子的建议,自己想发表点看法就会被炮轰“你又不带孩子,怎么说那种话?懂什么啊你”,最后都按照她自己的想法来, 这样无原则地摇摆不定,一言以蔽之,是所谓的“为了孩子”?这是蛮不讲理。爸爸们认为孩子需要父母共同养育,但妈妈们不但一味呵护孩子,还集体围攻为孩子努力工作的自己是 “坏爸爸”“没人情味的爸爸”。 妈妈们众口一词说丈夫冷漠,爸爸们集体反映妻子只会瞎操心。这种情况,您怎么看呢? 妈妈、爸爸,究竟谁才是对的 在这部分开始前,想要说明的是,我所举的例子中出现的父母和展现的案例并非问题众多,也没有到 “严重”的程度。如若问题确实严重,那么就不用读此类书了,应当尽快找专家寻求治疗。我会就一般的孩子父母和统计在案的夫妻想法进行讲解,从而帮助夫妻双方理解彼此。当然,我所描述的情况并非是这世上所有的爸爸妈妈或者丈夫妻子的形象。您可能也不是在所有方面都需要我的建议,我只希望这里所举的例子和建议能为双方增进理解做一个参考。 综合以往诸多调查和临床经验,妈妈们通常希望能够极尽所能地在孩子的成长发展和教育方面帮助他们,给孩子提供每个时期所需的高品质条件,还想尽快实施超前教育。一旦未能如愿,妈妈们就会心焦难耐,紧张不安,唯恐孩子落后他人。然而爸爸们的想法却有所不同,孩子的成长教育任其自然发展就好(反正自己也是这么长大的),妻子们担心的问题随着时间的发展自然而然就会解决,她们太过急功近利,不考虑家庭经济承受能力,杞人忧天,不懂知足。为了稳定妻子心态,丈夫们固执地强调“没到那份儿上”,最终使这些爸爸被贴上了“漠不关心”的标签。 妈妈们常问我:“当爸爸的怎么可以那么不关心孩子?”她们总担心“小病耽误成了大病怎么办”,孩子成绩稍微下降“是不是出了什么问题”,成绩落下来“赶不上怎么办”,甚至于孩子吃的稍微少点就担心“没别家孩子长得高怎么办”。这时爸爸们就会反问:“担心这些有用吗?”爸爸们认为小孩子都会有些小病小痛,小学生成绩稍微下滑又不会影响考大学,一顿饭不吃难道就长不大了?妈妈们和爸爸们都坚信自己的想法没错。那么到底孰是孰非呢? 从结论上看:平手。虽然双方有着绝不妥协的不同看法,但他们的想法和行为没有实质差异。妈妈们的过于紧张和爸爸们的过于冷淡都是“不安”情绪不同的表达形式。说“妈妈们过度担心是因为不安”,恐怕没人反对,但要说“爸爸们过于冷淡也是因为不安”,恐怕附议者就寥寥无几了。不安是面对未知将来时所产生的一种紧张情绪,不安人士的特征就是凡事只看到消极的一面,从而导致全盘否定。其中有些人因为消极否定持续紧张不安,有些人因为承担不起消极的那一面而采取了一种过分乐观积极的态度,逃避掩饰问题的存在。如果说妈妈们的不安是前者的话,爸爸们的不安就是后者。 爸爸们也紧张不安,但他们却不正视这种不安。面对不安不是想“是啊,怎么办才好”,而是想“怎么样都行”,但这种想法说出来似乎显得太不负责,所以就变成了“没事儿,孩子都是这么长大的嘛”。很多时候,这种话不是出于安心抑或确信才说出口的,而是在用一种极端的乐天抵消不安,因为他们不愿正视内心的不安。如果自己担心一件事,和妻子商量,那么脑子里总会为这件事焦虑不已,这样一来就会更加烦躁,因此干脆装作洒脱一点,乐观一点,甚至直接把问题掩饰掉。这样的爸爸,他们的言语和行为其实也是无心之举,是一种不自觉的、本能和下意识的反应。 如此一来,爸爸和妈妈所表现出来的焦虑不同,在孩子问题的处理上就会有很大差异。爸爸们在切实感受到“问题”之前是不认同那就是“问题”的,正确的做法是:在问题处于萌芽状态时就应该及时遏制,但爸爸们却总是太过乐观地否认问题,满嘴的“没事儿”,一旦问题严重化,周围人都发现问题的时候,才意识到危机而去寻求帮助,最后被告知危机处理太过迟缓。 妈妈们却正好相反。妈妈们在问题还没出现的时候就过分地防患于未然,所以就会被认为一点小事就鸡飞狗跳,这只是因为她们太过急于想消除内心的不安情绪。因此在爸爸们看来,妻子常常为芝麻大点儿的事瞎操心,完全是自讨苦吃。这跟妈妈们觉得丈夫明明看着有问题却不负责任、漠不关心是一样的心理。这样一来,妈妈们就会错误地认为自己比丈夫更关爱孩子更担心孩子,而丈夫之所以那么冷淡就是因为他不像自己那么爱孩子。 抚养孩子的过程中,双方虽然一样担心焦虑,妈妈们的表现是“怎么办怎么办”,明显可以看出非常操心关爱孩子。相对的,爸爸们总说“没事儿,自然而然就好了”,听起来像是说邻家小孩一样毫无责任感。为什么呢?因为没有对策。如果孩子成绩下滑很厉害就应该让他好好学习,这种情况下爸爸们再说什么“会好起来的”或者“不学习也能成才”的话就毫无意义了。因为这种态度,爸爸们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很容易被边缘化。如果想消除妻子诸如“你难道不应该像我这样爱孩子吗”这样的误会,爸爸们一定要从现在开始,改变自己的行为和言语。 焦虑与疏忽都源自“不安” 一个4岁的男孩因为不会说话来到了我的诊室。妈妈拉着孩子的手进来,爸爸落后几步也跟了进来。妈妈说孩子太过胆小不能很好表达情绪,想知道是否和说话晚有关,担心自己的养育方式是不是有错误,害怕孩子不开口说话和同龄孩子相处会很困难,唯恐他在语言表达上会有问题。这位妈妈从头到脚都充斥着不安的情绪,恳请能够得到帮助。一起前来的爸爸也是满腹忧虑,上来就问:“4岁了还没说话是不是问题很严重?晚一些开口说话是不是也没什么关系?”在我看来,孩子是在情绪上出现了问题,才导致这样的情况出现。在学习的过程中,情绪是个相当重要的因素,学习需要经过尝试、矫正、学习、再尝试的过程,孩子情绪上退缩畏惧,自然无法很好地完成整个学习过程。 我决定帮助孩子进行一段时间的情绪调整。妈妈眼角挂着泪水,心疼孩子不知道要受多少罪。然而爸爸听了我的话却认为:“不是也有孩子5岁才开口说话吗?我觉得我家小孩没到那种需要治疗的地步啊。” 在诊室经常可以看见这样的场面:妈妈不管用什么方法都要帮助孩子,爸爸却认为孩子没到需要治疗的份上。如果告诉这些爸爸说需要药物治疗,那么大部分都会激烈反对,他们认为“用药绝对不行,又不是要稳定孩子情绪”,说完就离开诊室。妈妈们通常是向我询问自己的疑惑以及解决方法,但爸爸们通常是想跟我争论以证明我错了他对了。爸爸们使出浑身解数想要证明医生错了,这种行为也是他们表现出来的一种典型不安。因为无法接受自己孩子存在问题,太过不安焦虑以至于完全否定。 在跟一位5岁女孩的妈妈谈话的过程中,她突然说要给孩子换一家幼儿园。这位妈妈不久前还大赞那家幼儿园的环境和老师。我问她“出什么事了吗”,她说自己看见幼儿园老师扔垃圾以后只是拍了拍手,在围裙上擦了擦,一想到“那只手还要摸我家孩子的脸和食物……”这个念头就始终在她脑海里挥之不去。这位妈妈说她不再信任 那家幼儿园的卫生状况,不想再把孩子送过去了。这也是一种不安。一般我们只认为焦心苦虑才是不安,其实疑心和忌讳也是一种不安。生活中很多时候,一些细微的情绪都可能会成为引爆不安的因素,甚至摧毁由来已久的信任。 所谓不安,是人类一种基本防御的条件反射,也是保护自我的一种基本手段。一旦自己身陷危机,人们就会条件反射地“不安”,本能地用它保护自我。因此,必须保持适当不安,只有这样才能为了自己、家人和未来很好地保护自己,安全顺利地计划今后的生活。但奇怪的是,爸爸们却一致地将“不安”表现为“漠不关心”,妈妈们则表现为“担忧焦虑”。女人们之前再大大咧咧,生了孩子以后,不安情绪就会不断升级,男人们以前可能比较细心体贴,却慢慢有些无动于衷。那么为什么做妈妈的不安是焦急忧虑,爸爸们却是漠然置之呢? 爸爸们爱自己的孩子,这是毋庸置疑的。正因为爱孩子,所以才会忍气吞声,起早贪黑地工作赚钱。若问最爱的人是谁,他们一定会毫不犹豫地回答“孩子”。但为何爸爸们会被认为不爱孩子,会惨遭如此之深的误会呢? 困惑2 孩子有问题为什么妈妈先担心 妈妈的不安来自本能 即便孩子只出现一个问题,做妈妈的就会焦虑不安,想象接二连三会发生的所有问题。为了探究妈妈们这种不安心理的根源,我追溯了一下距今1万年前以狩猎采集为生的人类生活。在那个时代,不安是人们生存所需的必要因素,当生存受到威胁,这种反应就会引起人体内一系列的变化,从而做出应对措施。比如,原始人类穿越丛林的时候可能感觉到身后有东西快速掠过,一旦感到危险,就会给整个身体器官发出警告信号。肾上腺皮质会分泌肾上腺素和降肾上腺素,它们给身体各个部位传递强烈的警告信号,致使心脏搏动加快,血压上升,使处理此情况的身体机能极大强化,并暂时减弱其他机能。因为可能会发生冲突,所以上肢肌肉的血液供给增多,因为可能会疾跑,所以腿部肌肉也能得到大量的血液供给,这是为了给肌肉加大供氧量。为了寻找逃亡场所或者攻击点,眼睛的瞳孔会放大到极致。正是依靠身体的不安反应,人类才在野兽肆虐的时代得以存活。 对于原始人类而言,威胁生存的最大问题如果是野兽的话,那么第二个难题就是食物匮乏了。原始人类为了食物会经常迁移,另外,他们还有另外一个生存密匙,那就是尽量长久保存新鲜的猎物,这个职责由母亲来承担。父亲们打来猎物,做母亲的就会不断思考怎样处理它们,先吃哪部分,怎样保存才能不变质,储藏在哪里,哪个部分孩子吃比较好,天气热了这只动物该怎么处理等等等等,母亲们面对着没完没了的烦恼,所以她们经常处于一种微妙的紧张状态,正是因此,熏制、腌制和缝纫这些技术才得以发明,说起来这些还是原始人类中整日忧心的妈妈们的功劳。当时的妈妈们想的就是“这该怎么办”。可能正是受到原始妈妈们的遗传基因影响,现代妈妈们在抚养孩子的过程中一遇到什么事,最常冒出来的话就是“这该怎么办”。 在原始人类之前的太古时代,女性诞生之初便在基因里深深地刻下了忧虑的本能,这是女子成为母亲后所产生的一种为孩子忧虑的本能,它纯然天成,为种族生存所必须。为了帮助动物中相对弱势的人类把他们的幼子抚养成人,大自然赐给了人类母亲一种为孩子忧虑不安的本能意识。这种不安表现为母性本能的无休止的关爱。妈妈们从怀孕到孩子自立成人都被牵绊自己一生的关爱本能所支配,为维持这种本能,母亲们的大脑不断命令身体分泌适当的激素,具有代表性的就是黄体酮、雌激素、泌乳刺激素和催产素。卵巢在妊娠期间分泌性激素——黄体酮和雌激素,女子产子后哺乳会分泌泌乳刺激素和催产素。一听到孩子啼哭,产妇的乳头就会马上变硬,做好立即哺乳的准备。这是因为听到孩子哭声的同时,女性身体会分泌催产素的缘故,妈妈的意识里牢牢固守着“保护孩子比什么都重要”的理念。因此在男同胞们看来她们动不动就咋咋呼呼,其实也是种不安的表现。妈妈们的神经完全放在了孩子的安危上,哪怕有一丝危险也要切断其可能性。 虽然并非世上所有的母亲都是焦虑的,但大部分的母亲看到自己的孩子会想:“妈妈一定要竭尽所能把你培养成一个优秀的人才,为此妈妈再辛苦也没关系。”即便没这么想也会认为只有这样才算是一个尽职的母亲。 多数母亲会摇摇头说:“这不是理所当然的吗?我是妈妈嘛。”譬如,韩国的母亲们的意识里会有一种倾向,她们认为自己为孩子牺牲是一件受人尊重的事情。在岁月的长河中反复受到社会文化价值观的熏陶,这种观念已深入骨髓。且不说已然成人的爸爸妈妈,就连孩子都认为妈妈为子女的牺牲是应该的。对于我们的妈妈而言,与其说孩子是自己必须照顾的对象,不如说她们是自己必须守护的高贵存在和灵魂结晶:虽然我丑,学习不好,家境一般,但我有一个借助我身体降临到这个世界的尊贵的孩子,那么我也是一个了不起的存在。她们认为自己有了一个神圣的义务。 在韩国,“做出牺牲的妈妈受人尊敬。”这种想法已经成为一种惯性思维,为她们颁“孝妇奖”,立“烈女碑”,这在别的国家是极为罕见的。孩子出人头地的话会颁发“光荣妈妈奖”,奖励那些为培养优秀子女做出牺牲的妈妈。估计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没有这样通过颁发奖项来强调母亲牺牲的作用。 妈妈们为何愈加忧虑 然而即便是韩国的妈妈们,现在和以前的不安也有了诸多不同。只要是韩国妇女,她们的思维里就深深地刻上了“女人本来就应理所当然地做出牺牲”这样的意识。但,如果罗列一下过去妈妈们和现在妈妈们的心事,就会发现其中不同。我这里的“过去的妈妈们”是指现在50~60岁的母亲。接诊过程中我们发现一个奇妙的现象,就是现在30~40岁的妈妈们和50~60岁的妈妈们所担忧的方面有明显差异。50~60岁以上的母亲完全没有“我这样对不对?这样的话孩子会怎么样?不让学这个的话会不会不好”诸如此类的担心,只会忧虑“没钱可 能没办法给孩子吃穿,没办法供他们上学”。但现在的妈妈们就像育儿中毒一样,不管干什么都忧心忡忡,惊慌失措。这样一来,五六十岁的婆婆和娘家母亲跟三四十岁的儿媳之间就会不可避免地发生矛盾。在婆婆看来,儿媳完全是庸人自扰,就算放任不管孩子也会长大成人。她们对自己的教育方式很自信,哪怕使用的教育方法是错的。她们会用板子打孩子也很肯定这样才能教好孩子,不会因此惶恐不安。 然而,现在的妈妈们比以前更有学识,接触了更多书和信息,学到了更好的育儿技术,但却对自己的育儿方式没有自信。她们时时刻刻都在紧张担忧孩子。现在越来越多的妈妈承受着育儿压力,内心抑郁,也有越来越多的孩子压力过重,惨遭抑郁症的折磨。不安的教育方式给孩子带去了太多影响。如果母亲对自己的育儿价值观没有自信,孩子就会失去基准,陷入混乱,也因此压力过大,做出更多的负面行为。 回到结论,为什么现在的母亲会愈加忧虑呢?我认为从20世纪90年代,现在三四十岁的母亲们就开始不安了。更精确一点,以1988年奥运会为基点,韩国社会环境开始发生转变。1986年亚运会和1988年汉城奥运会以后,为了吸引更多的外国游客,韩国实施了境外旅游自由化的措施,本国人民海外旅行也更加自由化。一句话,从此韩国门户一下子打开了。 人们的思想观念开始急剧变化。进入90年代,计算机迅速普及,比起寻求书本或者专家,人们更多地开始在网络上检索获取信息。随着网络的大众化,信息量也不断增加,那些想对孩子进行超前教育的妈妈们开始动手在各种网络门户网站上上传文章,开通博客。社会的这些变化和妈妈们的育儿不安有着莫大的相互联系。突然涌进大量信息,使得这些妈妈更加忧虑不安。 毋庸置疑,以前的大人也相当爱护自己的孩子。然而,新的育儿原则和理论和以前那个时代是不相符的。那些长久以来根深蒂固的育儿老思想被新理论一刀切地认为是错误的或者荒谬的。人们会听到:那些我们一直坚信正确的或者已然熟悉的育儿方式,甚至自己长大成人所接受的许多方式,事实上都是错误的,需要改正的。现代,人们生育数量明显减少,这样的信息突然涌来,让那些年轻的父母惊慌失措,他们听从世界权威育儿专家的建议,尝试用从未听过从未试过的新方法来养育孩子。但奇怪的是,用这些经过验证的方法养育孩子,他们却越来越不安。 造成父母们这样不安的原因主要有两个。第一,脑子里想着用新方法,却无法付诸行动。因为他们从小接受的标准和历代传下来的教育方式已经在年轻妈妈身体里根深蒂固了,用起新方法总是不确定,感觉别扭。第二,就是不能从内心深处接受那种理论。要想改变长久以来固守的方法,需要一个转变的过程。只有经过打击、否定和充分的论证,在一个长期过程中一点一点转变自己的观念,才能自然根植于内心。倘若没有这样一个过程,秉承“拿来主义”走捷径,不清楚不确信那样做的原因,就会陷入不安,情况稍有变化就会不知所措。 有人认为,养孩子往往是一种本能和感觉。总结几条原则要点,肤浅地运用到育儿实践中,是非常困难的。这种茫然困惑像逼着一个完全不懂做饭的人看着菜谱做饭一样,年轻妈妈们看到那些整理得过于简单的理论概要和核心原则,一天下来会问无数个“那么接下来怎么办”。为了寻求答案,她们会迷茫地走进网络,没完没了地寻求和自己有同样苦恼的同胞,如此一来只会比以前的妈妈们更加不安。 现在的许多育儿理论是从西方传过来的。虽然如今看起来非常完美,但这种理论诞生之初,也曾一度在西方引起过争论,在被多数人接受之前经过了长时间充分的论证才得以定型。许多专家所倡导的“尊重儿童”这一理论,由捷克斯洛伐克17世纪的教育思想家夸美纽斯,法国18世纪的教育思想家卢梭反复强调,此后经过西方世界数百年的讨论,才在社会各个角落播下了“尊重儿童”的思想种子,让人们自然而然地开始尊重自己的孩子,也尊重别的孩子。然后他们在实际生活中发现了“尊重孩子”这一教育方式,从而开始懂得尊重孩子人格,绝不体罚,开始明白尊重孩子的自由意志比什么都重要。但我们现在还做不到这一点。说到 “应该尊重孩子”,很多人都点头同意,但转过身却又不得其解。因为他们本身就不是受着尊重长大的,成长的过程中也没有见过孩子受尊重,所以自然无法接受这个命题。“尊重孩子”应当经过长时间的切身实践,才能成为人们的一个价值观和哲学,在生活中时时处处尊重孩子。 年轻妈妈们虽然想养好孩子,却不懂得长时间循序渐进。就像高中生参加课外辅导、运用参考书,不是为了养成科学的思维,而仅仅是为了应付考试,这样得到的知识就非常片面零碎。同样的,哪怕学习再多的育儿知识,如果不解其意,转身就会忘得一干二净。所以心情再怎么迫切,若是不切身体会实践,那么不单单用不好自己学的知识,还会在运用过程中诚惶诚恐。 焦虑源自身份认知的混乱 我是一个职场女性,有一个今年刚上初中的儿子。但穿上白大褂坐在诊室的时候,我几乎从未想过“孩子到家了吗?写作业了吗”这样的事情,因为穿上白大褂的那一瞬间,我就有了“我是医生”的身份认知。但吴恩瑛并非只有精神科医生、医院院长或者电视人这些身份,在我身上共存着多重身份:女儿、妻子、儿媳、妈妈等。我在审视自己各个身份的时候从未感到过别扭。在诊室和电视上我会倾听拥抱患者,为其排忧解难,一回家就会变成老公眼里不懂事的老婆。工作的时候以身作则努力勤奋,回到家放松身心充分休息。我从未有过违和感,一切都是顺理成章。我把自己的所有感情统合为一个,使其感受起来更舒适顺畅。完美的我和稍显笨拙的我并不冲突,也不会引发内心紧张,这就是身份的协调。然而现在很多母亲在身份协调上似乎存在诸多困难。 那些无论所托何事都能得到别人信任的女人,在生下孩子成为母亲的一瞬间,大部分都会经受强烈的身份混乱,她们认为:我的自尊核心在于我是一个有能力的人,成为母亲以后,就很难维护好这种自尊。一旦自己的期望和现实有悖,矛盾和不安就会接踵而至。 以前有这种身份混乱的妈妈们比较少,她们本就最为重视母亲这个身份,所以过日子带孩子就显得很理所当然了,即便工作也是为了不饿着孩子,所以在担当母亲这个角色的时候她们没有不安。然而现在的妈妈们呢?她们无法确认自己应当身处的位置,不愿像自己的母亲一样为孩子牺牲一切,却又想在培养孩子方面比她们做得成功。给孩子买本书,要参考这个书评那个书评,翻来覆去地琢磨这本书会给孩子带来的影响。学起育儿方法比谁都积极努力,但即便这样,还时不时地会想“我这是在干什么?是不是做了母亲就丢失了自我”。她们会下意识地抵触“100%为孩子牺牲”这种想法。 这又和突然的门户开放有了关联。大量涌进的信息一方面盛赞工作的女人最美,提倡女人也要实现自我,融入社会生活。另一方面却强调母亲给孩子的影响是无可比拟的,孩子应由母亲抚养,育儿时机最重要。这两种观念在20世纪90年代上半期同时出现在各种父母教育节目、子女教育书籍和育儿杂志上。当然,两种观念都无可非议。但在大量信息蜂拥而至的时候,人们很难做到统合信息、得出结论并为自己所用。这样一来,年轻妈妈们在未能整理好自己的想法的时候就陷入了既想寻求自我又想带好孩子的两难境地。 事实上,一位妈妈几乎不可能在一整天伺候孩子吃饭穿衣、辅导功课、充当玩伴的情况下实现所谓的自我。如此这般,矛盾和不安就相约而至了。当然,她们本人是意识不到这种矛盾和不安的,因为大部分都是无意识反应。在育儿愈加辛苦的情况下,如果妈妈们产生“我现在到底在干什么啊”这样的想法,看到孩子就会不由得气由心生。生气就想大吼,但书里写着这样不行,所以有火不能发,这样下去就会出现欲求不满的心理。为了寻求自我价值,辛苦一天下班回家的路上有时也会产生“妈妈为我牺牲了一辈子,我这样对孩子能行吗”这样的怀疑,觉得自己是个坏妈妈,于是便下决心“下班后当个好妈妈”,却又被聚餐绊住,接着又是无休止的开会。妈妈们并非有意识地苦恼“孩子和工作哪个更重要?我是不是做错了什么?我不是一个为孩子牺牲的妈妈”,这只是在某个瞬间闪现的下意识反应。这样,妈妈们时常分辨不清自己在承担母亲这个角色的时候,是否已然丢失了自我,于是愈加焦虑。这时,孩子,连同她们自身都成了妈妈们不安的对象。 提起子女教育,大家就会想到犹太人,他们尤其重视家庭教育。然而他们的家庭教育并非我们认为的早教。犹太人居无定所,不能在固定的学校上学,那么跟孩子相处时间最长的妈妈们就习惯地承担起教育孩子的责任。犹太人的妈妈很严格,她们系统地教授子女公共生活中所需的社会秩序和礼仪规范,以及蕴含犹太民族本性的民族语言、历史、文化、人生观等。这样的教育维系着犹太民族,也使得族群内诞生了众多世界级大师。犹太人已经形成一种根深蒂固的价值观:生下孩子,父母会竭力做好父母的角色,子女也必须做好子女的工作。 我在国外学习的时候曾经见过一位犹太母亲。她也在学习,生完孩子后就义无反顾地全身心投入到了育儿教育中。若是韩国妈妈的话一定会遗憾非常,但这位妈妈却没什么苦恼。犹太母亲们生下孩子,如果丈夫能够好好赚钱养家,她们就绝不会工作。在她们眼里,照顾和教育孩子是绝对优先的。这样的观念在她们的骨血里已经程序化了,对抚养孩子教育孩子的观点是坚定不移的。 因此,在国外学习的医生同事之间常会开玩笑说:“想让人带孩子,一定要找犹太妈妈。”随着孩子的出生,她们身上母亲的这个身份就日益强大起来。但请不要误会,并不是说女人结婚生了孩子就必须无条件地从各种身份中选择一个出来。虽说只选一个的话不会那么混乱,但这是不可能的。而是应该以一个平和的心态协调并接受自己的职场人、妻子和母亲的角色。然而,为何协调身份对于现在的母亲而言会如此之难?有很多母亲的自我平衡被打破了。简单一点,就是说当欲求无法满足,和现实起冲突的时候,她们无法很好地调动各种机能实现自我平衡。人们应当帮助自我切实地认识“我是这样的,情况是这样的,这件事能成,这件事不能成”,但这种调整不能很好地得以实现。协调本能欲求和现实这样一个自我机能出现问题会非常痛苦。一般情况下,如果妈妈们不能很好地统合身份,那么当角色转变和角色添加的时候就会相当不安。从未婚到已婚,从无业到有业,从没孩子到有孩子,从一个孩子到两个孩子,只要角色发生变化,妈妈们就会感到异常辛苦。其实,只要自我调整做得很好,那么角色转变和增加的时候就会自然而然地对自己的能力进行再分配,轻而易举地根据自己的时间和能力决定在哪个方面分多少精力。但如果这方面做不好,就很容易出现身份混乱。 如果自我调节的功能已经休眠,那么我们就应刻意唤醒它。 为此,需要谨记以下两点。 第一,经常审视自我,常常问自己“对我而言最重要的是什么”,并且不断接受再教育,就像医生们进修一样。和专家面谈,读书,或是通过冥想自我反省,强化自我机能,对现实和本能欲求进行调节。 第二,就是要对自己宽容一点。不要强求自己太过完美。无法承担多种角色的时候,随着角色的增多,自我调节就会越来越弱,这种情况会让人相当混乱不安。这时,我们就应该审视自己身上有没有过分投入的那一面,有没有自己无法忍受的那一面,该看开的就要看开,也就是说我们要对自己有所宽容。以前工作上很完美的人有了孩子无法做到像以前那样,这是无可非议的。在工作中缺失的自信可以在抚养孩子的快乐和幸福中得以补偿。我们应该把这些当做是另一种成长和发展,而非淘汰或失去。 不安的背后是自责、歉疚和欲望 以前母亲们聚到一起谈孩子的时间不多,因为忙于生计根本顾不上谈孩子。现在母亲们相对而言较为经常地会谈论到育儿或者教育问题,然而这样的机会反而也会言及不安。了解得稍微多一点的妈妈和不是特别了解的妈妈们在集体混沌的情况下讨论无真相的事情,自然会引发不安。在那种场合下,自己的不安就会传递给其他人。 佳文是个女孩儿,今年上小学五年级。佳文妈妈跟小区里同龄孩子的妈妈们讨论孩子教育问题。一位妈妈说:“你们听说入学评估制了没有?最近听说上大学得从小学就开始准备。想进中文专业的话,好像就得把从小到大写过的读后感啊日记啊收集起来做成选集提交上去。”这让佳文妈妈涌起一阵不安:“我家佳文不会因为妈妈的无知连大学也上不了吧。”另外一个妈妈也说:“所以我为了让我家孩子进英语专业,让他参加了很多英语听力、口语竞赛。”听了两位这么说,今天第一次听说入学评估制的佳文妈妈自责不已:我连这些都不懂,都没让孩子学。同时又万分歉疚:自己什么也不懂,没办法给孩子提供机会,但同时也产生了“也得让我家孩子学”的念头。自责、歉疚和欲望越重,妈妈们就越担心越紧张。 妈妈们面对孩子时自责感、歉疚感和欲望都很重。这三个方面组成了妈妈们不安的原因。其中最能引发不安的当属欲望:自己没能拥有的、没有取得的、没有达到的希望在孩子身上得以实现。学习上不得志的人如果孩子也学习不好就会紧张不安,唯恐孩子跟自己一样不幸,因为他们无法将个人和孩子区分开来。一些和父母关系不好的人,生怕孩子遭受和自己一样的痛苦,这也会让他们紧张不安。这些欲求的出现是因为他们内心不够坚定,不能容忍“这样就行,够了”这种想法。 不同年纪的妈妈,焦虑点不同 对韩国30~40岁母亲们的状况稍稍做一个深层观察,就不难理解她们的不安了。她们自己的母亲根本无法获取任何教育上的支持,因此60~70岁的母亲们在教育等各个方面都是“文盲”,简而言之就是没能受教育,现在六七十岁的母亲大多是从小听着“女娃子学什么习呀”这种话长大的,正因如此,这些妈妈才决心用心培养孩子,让女儿也能接受不错的教育。因此很多30~40的妈妈和自己的兄弟一样上了大学。在她们母亲的帮助下,40岁的妈妈们(到50岁出头)接受了教育,但社会还在固守陈规,因此遭遇了很多挫折。那时的社会依然重男轻女,同样学建筑设计,取得了建筑师资格证,却不能像男子一样获得工作机会。男的已经升到了高管位置,比他优秀的女人还是万年职员。因此四十多岁的母亲们在培养子女的时候便坚定决心,一定不能让他们吃亏。她们出手大方毫不吝啬,只为让孩子更有竞争力,必要时还要送孩子出国。在培养竞争力的美名下,不会英语的送去英语辅导,不会跳舞的送到了舞蹈班,个子矮的带到生长门诊打针,牙不整齐的送去矫正。为了不让怀才不遇的悲伤戏码在孩子身上重演,这些妈妈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她们嘴里挂着“朋友的模范孩子”,把子女培养成了学习优、运动佳、长得好、外语牛的人才。 孩子体育不好,父母本应说“又不是运动员,体育分不要也罢,玩得开心就好”,但这个年龄层的母亲却会说“你体育把综合成绩都拉下来了”,因为她们认为自己的孩子应该在各个方面都是最棒的,希望儿子跟女儿走到哪里都是最强的。但是母亲们这种望子成龙的态度反而会让孩子在某些方面自我存在感降低。孩子们因为妈妈的态度患上了强迫症:身材要苗条,脸蛋要漂亮,学习要突出,英语要优秀,穿衣要得体,舞要跳得好,歌要唱得棒。但是,什么人才能全部做到啊。因为妈妈们的望子成龙,一些有自己长处的孩子反而自我评价很低。这些四十岁的妈妈们唯恐因为自己没有那么优秀而使孩子留下缺憾,带着这种负罪感,她们惶恐不安,也因此更加过分地执着于培养孩子的竞争力。 那么30岁的妈妈们为何不安呢?相对于上一个年代的人她们过得更富足一些,没经历过什么磨炼。这些妈妈从小过得殷实,一旦家境不够优越,她们就会相当不适。为了维持这种富裕的生活,她们只能求助亲戚或者婆家,不然就得勒紧裤腰带过日子。当然,受助于人就要听亲戚婆家的唠叨。30岁母亲的父母即便是过得比女儿宽裕一点也没到有钱随便给的程度。所以大部分父母给钱的时候都会唠叨她们要勤俭持家,女儿们虽然不愿听这些耳朵早已磨出茧的废话,却也不愿放弃过富裕日子,所以常常心怀不满。面对孩子想给很多自己力不能及的东西,没有那种能力自然就会烦躁。在寻觅发泄对象的过程中,一旦听到谁比自己过得好,就会妒由心生,无可奈何。 如此,让30岁妈妈们不安的根源正是嫉妒。有了嫉妒不安就随之而来。听人说“有家相当棒的培训班,得预交6个月的学费”,心里就会嘀咕“还有那种地方”,如果自己没能力送孩子去那里学习,就会心生嫉妒,焦虑不安。就这样妈妈们开始寻找倾倒不满的对象,这个对象就瞄准了丈夫和婆家。各种神经质的发飙冲着丈夫而去:“人家的老公年薪几十万,你呢?老公没能力婆家好也行啊。我朋友婆婆家一到时候就接二连三地给零用钱,咱婆婆家也有钱怎么就没见他们上过心啊?”有意思的是,这些妈妈要求丈夫多多赚钱,但一到6点就会打电话给他们催下班。丈夫若说要加班,就会胡搅蛮缠:“你那么晚回来我一个人多累啊。”这些妈妈一边强迫老公多赚钱,一边还要求他们参与到养育中来。 40岁到50岁出头的妈妈们不会把养育复杂化,她们认为居家过日子,抚养孩子是理所当然的,反而很容易理解丈夫的不过问。她们认为带孩子和做家务我会自己处理,丈夫只要多挣钱就可以。但是30岁的妈妈们从小受到了太多照顾,认为一个人带孩子和操持家务是件很费劲的事情。40岁到50岁出头的妈妈们小时候母亲太忙会自己包盒饭,还会照顾弟弟妹妹,但30岁的妈妈们只受人照顾,从未尝试过独立,她们读着子女教育书籍,看着父母教育节目,每天都在下决心“做一个好妈妈”,但真的做起来,就力不从心了。甚至因为孩子太重,有些妈妈根本无法抱动,还要一出门就是育儿名牌用品。但这些东西以丈夫的工资是无法承担的。虽然出身好大学,但收入远不到期望值,这些妈妈比婚前更加拮据,她们为此生气,看到别家孩子吃的穿的学习的比自家孩子好就会妒火中烧。这种嫉妒心就是30岁母亲们不安的原因。 困惑3 为什么爸爸对孩子的问题“漠不关心” 爸爸的“冷漠”是源自头脑构造 妈妈们常说“男人们都漠不关心”。自家孩子有问题了,爸爸们却若无其事,像听见邻家小孩的事一样。但作为爸爸能不担心孩子吗?爸爸也是人,不安或者担心都是人类所必须的防御机制,爸爸怎可能不担心呢?在人类的感情中,爸爸们也没有例外。为人父母,出现让人担心的问题,爸爸们却始终表现得漠不关心,让人无法理解,其实爸爸们这种反应本身就是不安。 为看明白爸爸们的漠不关心,我们再次追溯到原始人类的生活看一看。妈妈们负责琢磨怎么处理爸爸们打来的猎物,所以遗传基因里便刻上了担心的程序。与此相比,爸爸们不需长时间思考,也不用翻来覆去,左思右想。因为原始人类中爸爸们的作用就是打猎,不断外出寻找目标,用箭射、用斧砍,在此瞬间,如果思考时间过长,眨眼间的工夫猎物就会逃跑。因此男人们只要看到一个东西就要瞬间做出决定。这点差异在购物的时候也表现得极为鲜明。妈妈们去商场,会转遍整个卖场,仔细观察,对比品牌。但爸爸们进商场就像突击,进去挑一个合意的就转身离开。 对于那些永不休止地突击狩猎回家的原始男人而言,为了生存,最需要的就是打猎和争斗的本能。而且在打猎或者争斗中必须无条件取胜活下来,这种信息深深植根于他们的基因中,致使他们具备一种特性:一旦别人和自己的想法意见不同,马上就会产生敌意,和对方对立起来。若爸爸们对一些东西不了解,他们在向别人承认或者询问的时候,打猎和打架的本能就会体现出它们的影响。 爸爸们很讨厌承认自己有不了解的东西,这样会伤害他们的自尊心。要知道,在战斗中把自己的弱点暴露给敌人,是输掉整场斗争的主要原因。另外,爸爸们也不喜欢请教别人自己不会的问题,因为请教别人,就意味着承认自己不是一名合格的猎人。如果爸爸们在开车的时候迷了路,他们一定不会去向其他人询问方向,因为他们身体里有着原始时期猎人的遗传因子。猎人一旦向他人询问方向便会暴露自己的无能,所以在这种情况下,猎人不得不自己寻找方向。 爸爸们通常只会专注于处理一只猎物。从这一点来看,爸爸们的注意力也稍显不足。这里的注意力不是我们经常说的专注于某件事物时需要的能力。它是一种不仅可以制定计划、实行计划,制定组织化、系统化的战略,而且可以确定事情的优先级,处理多方面业务的能力。而妈妈们因为可以用各种各样的方法处理猎物,所以注意力要比男性优越。或许是由于不能一心二用已经深深烙在了爸爸们的基因中,所以爸爸们一般不可能同时完成多件事情。比如,如果爸爸在满脑子都是没有处理好的公事的情况下下班回家,那么他会形神分离,即使身在家中,却仍然埋首于公司的工作。这时候,即使妻子跟他说“老公,最近世俊他……”他也根本不能集中精神听妻子说话。这是因为爸爸们不太擅长同时处理两件事情。但是,因为这种特征,爸爸总是被妈妈说成是“不够爱孩子”、总是虚与委蛇、敷衍了事,甚至被妈妈烙上了“对孩子漠不关心”的印迹。 承袭了原始人类基因的爸爸们,在经历了漫长的岁月之后,大脑的发育逐渐以解决问题为重点。之前就听说过,女性和男性的脑部构造有所差异。即使大脑的外形极其相似,但由于大小或比例的不同,每个大脑的功能也有所不同。女性大脑的脑前额叶较为发达,所以组织性较强。男性因为自身相对女性而言参与了较多的社会活动,所以他们认为自己比较具有组织性,但事实是,女性的组织性要强于男性。由于大脑具有组织性,所以比起男性,女性可以更好地制定出计划。据悉,一般女性受左半脑的支配多于右半脑。因此,女性的逻辑思维较强、心思缜密,文字或语言能力突出,对顺序和形式有一种直觉,女性还可以很好地记住事物的名称,并且能够做出切合实际的、实用又安全的选择。与之相比,一般男性受右半脑的支配多于左半脑,他们非常善于解决问题、识辨图形,而且机械性思维发达,不仅如此,男性的空间感极强,可以迅速掌握事物的功能,经常会做出一些不切实际、冲动,还有可能使自己置身危险之中的选择。但是,也会有身为女人却有着男人的大脑,或者身为男人却有着女人的大脑的情况出现,有些人还会同时兼具这两种大脑的均衡的大脑。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要认识到,男女大脑的差异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 不管怎么说,男性大脑的这种相对性特征是爸爸们被误认为对孩子漠不关心的原因之一。因为在男性大脑中,解决问题的本能太过强烈,所以当一个问题摆在他们面前时,他们就会想要给出“不行”或者“行”之类的答案。但是,由于女性大脑以感性为主,所以比起解决问题,她们往往更需要共鸣。女性希望他人理解自己不安内心的心理非常迫切。反之,男性却只是一味地想要解决问题。因此,在遇到问题时,男性会首先思考这个问题可不可以独立解决,而女性则会想要和他人就这一问题进行交谈,让别人可以感受到自己的心情,即使这个问题无法得到解决。婆媳问题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因为男人们都知道,再怎么费尽口舌也不能解决婆媳问题,所以他们会直截了当地说“算了。到此为止”。即使男人们知道妻子是对的,但是由于他们不可能和自己的母亲翻脸,所以男人们非常讨厌进行婆媳关系的对话。既然不能解决的问题会让自己感到不安,那么男人会选择回避。但是,很多时候,在这种情况下,男人只要稍微顾及一下妻子的感受,那么问题就有可能迎刃而解。反正结果再糟糕也不过如此,所以在妻子跟自己说“今天和妈妈发生了一些事”的时候,丈夫如果回以“很辛苦吧。我妈妈是有些过分,所以理解一下吧”这样的话,那么妻子的不安会得到很大程度的缓解。 由于解决问题的本能差异,孩子的问题成为了男人另一个完全不了解的领域。爸爸们很讨厌谈及自己不了解的领域。而且让他们承认对不了解的事情一无所知,或者让他们向他人请教,会伤害爸爸们的自尊心。所以当他们对不了解的领域产生疑问时,比起爽快承认然后虚心受教,爸爸们更多时候会以一句“这不是问题”敷衍了事。虽然最近的爸爸与以前的爸爸相比,在帮忙带孩子和做家务上已经有所改善,但是比起继承了懂得照顾人的遗传基因的妈妈,爸爸们还有很多需要学习的地方。即使抛去本能不谈,因为爸爸和孩子相处的时间远远少于妈妈,所以不止在育儿的技术上,连单纯与孩子有关的信息情报爸爸都严重缺乏。所以爸爸经常会说:“没关系。孩子都是这样长大的。”因为育儿是爸爸们不了解的领域,所以他们很惧怕长时间地谈论这个话题,并且希望尽早结束这些对话。然而,爸爸们的这些行为十有八九会遭到谴责,比如:“什么没关系。你有没有对自己孩子的事情上心?” 爸爸的不安 我想问爸爸们一个问题。当他们说出“没关系,别管他,照样可以长得很好”这句话时,是抱着什么样的心态呢?心安理得?还是真的深信不管不顾、完全听之任之的育儿方式可以让孩子很好地成长?这些爸爸有没有身为一个父亲的自觉,有没有为了好好养育、教导孩子而树立坚定的价值观?恐怕没有吧。很多时候,爸爸们为了忘记自己的不安与担忧,会在没有任何行之有效的对策的情况下,一边说着“会好的”,一边做一个极度的乐观主义者。他们在自欺欺人。他们总是说“会好的,真的会好的”,不想让不安左右自己情绪的心理,就是爸爸们的不安。因此,爸爸们被逼入绝境,他们会认为家人不了解自己,进而成为一个喜欢借酒消愁的爸爸。那么,爸爸内心不安的本质是什么?我认为是固执。韩国的爸爸们基本上不会说出“是我想错了。好像是我错了”这样的话。这就是固执。 前不久来治疗室接受治疗的一位患者说,她的丈夫是个荷兰人。这位患者在生过孩子后患上了严重的抑郁症,一度不能好好照顾孩子。所幸这位患者家里的经济条件比较好,所以他们把孩子送去了托儿所,孩子的妈妈就一直卧床不起。不仅如此,这位患者很讨厌家政服务人员来家里打扫卫生,而自己又不能亲自操持,于是她的丈夫每天下班回家都会看到一片狼藉的房间,家务事也自然地落到了丈夫的头上。这位患者的丈夫每天下班回家后一力承担了接孩子回家、收拾房间、喂孩子吃饭、给孩子洗澡、哄孩子睡觉的所有事情。在这种情况下,韩国的爸爸会怎样做呢?他们多半会对这种状况愤懑不已,进而对自己的妻子日渐嫌弃。他们会为妻子没有尽到本分、没有照顾孩子而大发雷霆、不知所措。相反,这位荷兰爸爸发现在妻子治疗抑郁症的时候,孩子好像也患上了抑郁症,于是他把孩子也一起带来了治疗室。他会积极地接纳我的建议(大部分都是爸爸应该为妻子和孩子做的事情),也会向我描述孩子与妻子的情况、提出一些对策,并表示愿意进行任何尝试。他总是欣然接受这些,而且一直在问我自己应该做些什么。因为这位丈夫非常珍视和爱护自己的妻儿,所以他对孩子和妻子的预后与治疗非常关注。在我向他阐述妻儿的情况时,他从没有表现得过于激动或愤怒。 如果换做是韩国爸爸遇到这种孩子或者妻子需要接受治疗的情况,那么他一定会说孩子或者妻子很正常,并没有什么问题。然而,长此以往,这些“终究会变好”的事情却会变成他们不得不去面对的问题。在这里我要说,对妻子或孩子的情况漠不关心,照此发展下去,最终情况乐观的可能性只有0.001%。假如现在告知他们如果他们一直都是这种态度,那么一两年后妻子的病情会恶化到何种程度,他们很有可能会大发雷霆, |
板凳
我家不吵架,送给需要的人
个性签名
微信:vvv443095363.
|
4#
这个值得看看
个性签名
快乐读书,用心生活,健康平安每一天
|
5#
宝宝姓名:林林
宝宝性别:男孩 宝宝年龄/预产期:2岁2个月 运费支付方式:其他 提交体验报告日期。收到产品后15天内 申请试用理由/宣言:希望能申请成功 我和老公就是老为孩子的事吵架 个性签名
儿子健康成长 我要健康的减肥 老公要健康的工作
|
6#
宝宝姓名:郭羿辰
宝宝性别:男孩 宝宝年龄/预产期:3岁 运费支付方式:其他 提交体验报告日期。规定时间内 申请试用理由/宣言:学习一下育儿经 |
7#
宝宝姓名:笑笑
宝宝性别:男孩 宝宝年龄/预产期:1岁7个月 运费支付方式:其他 提交体验报告日期。收到后 申请试用理由/宣言:确实因为孩子和家里人争吵过 这书还是需要看看的 个性签名
-陪着宝宝成长-希望宝贝健康快乐http://bbs.babyzone.cn/viewthread.php?tid=133022笑笑的阅读记录,欢迎来支持!
|
8#
宝宝姓名:程程
宝宝性别:男孩 宝宝年龄/预产期:3岁9个月 运费支付方式:其他 提交体验报告日期。收到产品15天内 申请试用理由/宣言:是呀 啥时候真的能不吵呢,现在小家伙入园了,争吵的事情就更多了!~ |
9#
我们也不吵架,问题是老公不想参与育儿啊
|
10#
宝宝姓名:简简
宝宝性别:男孩 宝宝年龄/预产期:2004年4月 运费支付方式:其他 提交体验报告日期。收到产品后15天内 申请试用理由/宣言:孩子是爱的结晶,也是吵架的根源,希望能从中受到启发,让孩子更好的成长。 评分记录
|
11#
宝宝姓名:米乐
宝宝性别:女孩 宝宝年龄/预产期:两岁一个月 运费支付方式:其他 提交体验报告日期。收到产品15天内 申请试用理由/宣言:这个必需申请 |
12#
我们也不吵过,这本书应该是挺不错的
|
13#
宝宝姓名:栗子
宝宝性别:女孩 宝宝年龄/预产期:2岁11个月 运费支付方式:其他 提交体验报告日期。规定时间内 申请试用理由/宣言:作为家长,特别是母亲,总有操不完的心,父亲什么事请都觉得是理所当然的,希望让我和孩子的爸爸都能更好的为孩子成长服务 个性签名
|
14#
宝宝姓名:谦谦
宝宝性别:男孩 宝宝年龄/预产期:三岁十个月 运费支付方式:积分兑换 提交体验报告日期。收到产品后15天 申请试用理由/宣言:好活动,好图书,支持 |
15#
这本书简直太棒了!一定要报名申请!
个性签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