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别看夏天我们感觉发热,其实把热散出来后,我们的身体是偏寒的。”生冷寒凉的食物都容易伤阳气,这是李冬特别提醒的一点,而南宁人恰恰就容易犯这点错误。夏天身体偏寒,人们又很喜欢吃生冷的食物,就容易导致体内阳气的流失。怎么办?首先要避免生冷之物,尤其是别老给孩子吃冷饮,冰冻之物。其次可以喝一些姜水来补充阳气。
现在,我们的孩子不缺吃,不缺穿,可家长发现,孩子却缺健康了,要么体质不好,要么太胖,要么总是生病,尤其在天气多变的春季,很多孩子更是一感冒了就好不了。 这是为什么呢?近日,北京同仁堂南宁航洋店再次邀请到北京着名中医儿科专家李冬前来坐诊,在数十日接诊了数百名南宁儿童后,李冬发现前来就诊的很多孩子,湿气重,属于偏阳虚的体质不少,这一类的体质占了9成以上。而阳虚的体质根据现代的说法,就是一种亚健康的体质,这种体质的人,去医院检查都没有什么问题,但是却偏偏容易感冒,感冒以后不容易好。 “阳虚之人占十之七八,阴虚之人百无一见。”在4月6日这天,李冬就告诉记者,这天来的几个孩子,都因为阳虚体质导致了感冒。 今年5岁的小琪(化名)就是其中一位典型的阳虚亚健康的小女孩。小琪妈妈告诉记者,女儿平时总是容易着凉,动不动就感冒发烧的,“去医院检查,都说是一般的感冒发烧,我们就纳闷了,怎么孩子那么容易感冒发烧呢?是不是身体里隐藏了什么疾病啊?”小琪的妈妈很是担心。前阵子,小琪的“老毛病”又犯了,开始一直发烧,吃药之后烧退了,却又开始咳嗽、闹肚子,咳嗽好一点,又出现有痰的趋势。“总是这样反反复复,我们很是费心!”小琪的妈妈很是无奈。 “其实这个孩子的根本症结就在于脾肾不好,免疫力低下,所以容易着凉,发烧,是典型的阳虚体质,也就是西医所说的亚健康。我们建议,有这种情况的孩子,治疗应该先从调理脾肾下手,调理好脾肾,体内的阳气充足了,那么自然就不会总是感冒发烧了。”李冬诊断后发现,因为中医里肾主水,阳气不足,水的代谢就会受到影响,脾主运化,阳气不足,水湿就不能排出人体,两者交加,孩子的身体就会受到湿邪影响,脾肾就会更加阳虚,只有调理好了脾胃,并把阳气调理好,才能根本解决问题。 无论是对大人,还是对孩子来说,阳气都非常重要。李冬解释,从中医来说,小孩是稚阳之体,阳气仍未充分发育,这时孩子的毛孔、肌肤腠理发育得都不是很完善,就会容易感受寒邪,一旦感受到寒邪以后,就容易发生感冒、咳嗽、发烧等常见的小病。 寒邪还容易伤及孩子的脾胃,导致孩子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厌食、消瘦等情况,中医把这种症状叫做停食着凉。“之所以会产生这些症状,中医来说是脾肾阳虚,西医来说是免疫力低下,容易生病,这不正是一种亚健康状态吗?春季的很多疾病,如水痘、麻疹、发烧等,就是免疫功能低下才造成的,所以保护好孩子的阳气,十分重要。”李冬提醒。 孩子易发烧咳嗽?就是阳虚亚健康 保护阳气四点注意 对孩子而言,阳气为身体健康之本,十分重要。那么,应该怎么保护好孩子的阳气呢?李冬介绍,有4点需要家长们注意,就可避免孩子的阳虚亚健康。 1.防止阳气先天不足。这就要求父母们从怀孕时开始抓起。李冬说,母亲对孩子的阳气有直接影响,因为当孩子还在母体时,孩子的生长完全依靠母体。哪种情况可能造成胎儿阳气不足?“孕妇怀孕期间出现妊娠呕吐,不想吃东西,或者不良心理因素,都有可能直接造成胎儿阳气先天不足。”李冬提醒,母亲在怀孕期间,一方面要注意调试好自己的生活起居,另一方面,也要调试好自己的心理状况,尽量心平气和,不要伤了孩子先天的阳气。 2.勿食生冷寒凉。“别看夏天我们感觉发热,其实把热散出来后,我们的身体是偏寒的。”生冷寒凉的食物都容易伤阳气,这是李冬特别提醒的一点,而南宁人恰恰就容易犯这点错误。夏天身体偏寒,人们又很喜欢吃生冷的食物,就容易导致体内阳气的流失。怎么办?首先要避免生冷之物,尤其是别老给孩子吃冷饮,冰冻之物。其次可以喝一些姜水来补充阳气。 3.勿用苦寒药物。寒凉的食物易伤阳气,苦寒的药物更伤阳气。比如现在最常见的发烧,很多家长就喜欢给孩子吃寒凉的药物,“说明书里有清热、解毒等功用的多为苦寒、寒凉药,如果错用了寒凉的药物,那么就会导致脾肾受损。”李冬说,阳虚体质的人,应该用温热的药来治疗。 勿滥用抗菌药。“抗菌药也是苦寒物,而苦寒的东西容易伤脾伤肾。”李冬提醒,如果是真正有湿热症的病人,使用抗菌药,能使病情好转,反之,则可能导致病情的加重。“目前在美国,买枪比买抗菌药还要容易,由此可见,美国人对待抗菌药是持多么谨慎的态度。” 4.睡足8个小时。天人合一是古人提倡的养生方法。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方式,才是有利于人体身心健康的。但是,现行的教育制度不能保障孩子们的休息时间,“睡眠不足是最伤阳气的了,想要保住孩子的阳气,首要保证孩子一天8小时的充足睡眠。” 本作品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转载请征求作者意见。擅自转载使用,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
沙发
天人合一是古人提倡的养生方法
个性签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