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因为工作的关系,我们的时间相对自由。所以,出去玩,只要条件允许,我尽量多逗留几天。这样,对一个城市的了解会比较深入,也避免了太多遗憾。中国太大了,世界太大了,可去的地方太多了。谁知道下一次去同一个地方会是什么时候呢?
南京正式游玩的第三天,天空中飘起了细细的雨丝。正好前两天连续户外,身体已经疲倦了。放弃了原来的计划,大人窝在酒店里看电视,女儿带着她前两天收获的战利品——紫金冠和如意金箍棒练棒法,各得其乐。直到下午一点,肚子饿了。才带女儿出去找吃的。顺便去了一趟甘熙故居。 感谢荃妈的分享,选择了荃住过的锦江新街口店——地理位置非常方便。比如,我们从酒店到甘熙故居,步行10分钟即到。分享是美德,我也会继续加油的。 甘熙故居,是私人宅邸,是中国最大的私人宅邸,始建于清嘉庆年间,号称有“九十九间半”房子。先给大家上一张导游图,看看宅子有多大。 九十几间半,还有我们熟知的故宫“九千九百九十九间半”。另外最大的官府建筑孔庙,号称“九百九十九间半”,为什么我们中国人这么喜欢说“九”呢? 原来,在中国古代人的认知里面,九是最大的阳数又是吉数,过九到十就到了头,而到头就意味着走下坡。而民居则最多不过 “九十九间半”了,这半间既表示没达百间的谦虚,又有仅半步就到目标的得意。甘熙故居其实总共有房间162间。敬仰啊。 这样宅子的主人,当然是名门望族了。 金陵甘氏是江南望族,其祖先最早可追溯到战国的秦丞相甘茂,其后甘罗、甘宁、甘卓等都是 著名人物,今世甘贡三和他的儿子甘南轩、甘涛、甘律之也是南京文艺界的名人。 据说我们去过的北京孔庙的状元碑里面就有甘家先人的名号,“道光38年的那块进士碑刻有“甘熙,江宁县”,可以作证。还有,著名的黄梅戏表演艺术家严凤英就是甘家的儿媳妇~~~~~~ 带着如此这般的敬仰之情,我们开始了今天的“甘家大院”之旅。 此次出行功课做的好,知道下午甘熙故居里面有精彩的戏曲表演。提前二十分钟,找好桌椅坐下。很快,黑压压的一大群人就把屋子坐满了。四周看了看,多是常来常往的老戏迷们,此外就是游客了。首先出场的,应该是甘家的后人,非常大气,非常见过世面的给“老朋友们,还有各位中国的,外国的游客朋友们”问好了。在现场点唱了一段沙家浜之后,就正式开始了今天的演出了。 今天演出的剧目是京剧《钓金龟》。演出开始之前,女儿问我钓金龟是什么意思?我说金龟就是指很优秀的老公,钓金龟可能是讲如何获得一个好老公的故事。呵呵,实在贻笑大方啊。知道剧情的亲们该笑死我了吧?没文化,太可怕了。另外,我又学到了,不懂的东西千万别随便给孩子讲啊。 京剧的台词只要细细听下来,都能听懂。就这样,小朋友饶有兴趣的把整整一部演出看完了。刚开始的时候,我还以为是票友自己玩,演出结束以后,介绍演员的时候,才知道人家都是南京京剧团的一级演员。如此,甘家在南京文艺界的地位确实可见一斑。 就在前两天,女儿问我会唱戏吗?我说不会。小朋友很有自信的说:我会唱!然后啊啊咦咦的哼唱起来。我听了很好笑,但是还不敢笑,违心的说:不错啊。 甘 熙故居是多进穿堂式民居。第一进是门厅,并列的房间还包括过厅、门房、账房。 二进是轿厅。三进是整个民居建筑的主体部分,用于接见宾客,婚丧嫁娶。四五进是内宅。其中家族最小的女性就住在第五进的二楼,俗称绣楼。 这个,是友恭堂。出自《史记》兄友弟恭。 这个, 是备弄。它起到了消防通道的用途。另外,由于封建社会男尊女卑,长幼有序,主仆分明,不得越雷池半步。主人、贵宾走正厅大道,而备弄就是供女人、仆人行走的通道。 这个,是庭院。 这个,是绣楼。只是楼梯已经封上了。禁止参观。想想,美丽的小姐也曾在这里“小楼一夜听春雨”呢。 这个,是磨砖对缝工艺。据称,工匠们用刨子刨平砖块的方法,使墙面异常平整,砖与砖之间几乎没有空隙,这些砖又称刨砖。用手摸了摸,是非常光滑。前两天去故宫,看了故宫的墙,感觉也是非常平整。似乎用的也是这种刨砖工艺。 花园一角。 整个建筑只有三个颜色:青色的瓦,白色的墙,棕红色的漆。 小妞漫步在雨中的庭院中。看我拍照,慢悠悠的对我说:拍照,请交钱。听闻此言,我恶狠狠的说:不交钱。人家就对我说:那就禁止拍照。呵呵,我就没有给她拍照。 甘熙故居里面还有南京市民俗博物馆。除了有好多南京民俗介绍外,还有好多互动项目可以参加。 花轿。爸爸不让闺女坐上去。 抓周。让5岁9个月的女儿选一样。人家不选。呵呵。 量体重。最大承重好像是20公斤。 民俗展览。 博物馆里面还有很多民间传说的图片、文字、动画。断尾龙的传说、伍子胥的故事、卞和献玉、项羽的故事、七仙女和冬泳的传说等等,这些动听的民间故事都已经被列为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和北京的百工博物馆一样,我们在这里看到了好多艺人的工作室。闺女还和做绒花的师傅现场交流了几个问题。小朋友发现做绒花的绒条和毛根有些相似。人家让她摸了摸绒条,问她:两者有那些区别呢?小朋友回到:绒条软,毛根硬。一根绒条上有好几个颜色,一根毛根只有一个颜色。最后一个区别:绒条两边露头,毛根不是,没有说出来。尽管这样,还是得到了师傅的表扬。 云锦,南京很多地方都有漂亮的云锦。 最后,很感触的。给孩儿和孩他爸讲了干熙故居曾经的历史变革: 干熙故居自清朝建立后的两百多年,经历了很多历史变迁。天平天国时期,甘宅遭遇了其历史上最为严重的摧残。津逮楼毁于太平军与清军的兵火之中,十六万的藏书损失大半以上;抗日战争时期,某日本官员酷爱中国的京剧,留守甘宅的甘律之、严凤英是著名的戏剧表演艺术家,那位日本官员去甘家的时候发现了这座风格独特,建筑典雅的宅子,便下发了禁止破坏的命令;十年文革,甘家大院被部队征用,成了军事重地。部队又成了甘家大院的又一护身符。 而甘贡三老先生为人善良,德高望重。解放前不少贫民住在他家房子里都是无偿的。每至夏天,甘老先生又经常吩咐家人做十滴水救助百姓,因此在群众中良好的口碑使得甘家被定名为开明地主,因此没有在文革中遭遇不测。 大人听了,感慨多多,唏嘘不已。孩子记住的,是好人有好报。 百度上说甘家自古以来或文或武都有功社稷。 最后,跟大家分享一下干熙故居从古至今的三大贡献:(百度) 首先,这九十九间半大规模的清代私人住宅,具有很高的古典建筑艺术价值。 第二,津逮楼藏有大量珍贵古籍,甘贡三于解放后悉数连同《白下琐言》,《建康实录》仿宋木刻版数百块无偿捐赠南京图书馆,这是民族传统文化的一部分。 第三则是为宏扬京昆艺术作了卓有成效的工作,甘贡三自幼爱好戏曲,对道教音乐有深刻研究,对民乐精于笙、箫、笛、三弦等的演奏,并精研昆曲,1935年曾于上海百代唱片公司灌制《寄子》、《扫松》等数折。1957年曾应江苏广播电台邀请录制笛子曲牌十首。正是这位老艺术家培养了第二代的京昆人才,并惠及第三代,继续京昆事业。 甘熙故居这三大贡献是不朽的。 有时间来南京的话,可以瞻仰一下甘熙故居。本人是万分敬仰。 本次参观到此结束。 本作品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转载请征求作者意见。擅自转载使用,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评分记录
|
沙发
甘熙故居,去南京的话一定去看看
|
板凳
当时时间不够,我们放弃了这里,看着还挺有趣的。
|
4#
宝贝这么漂亮可爱,原来也有捣蛋的已满啊,哈哈
|
5#
|
6#
|
7#
|
8#
|
9#
小孩子都是有点调皮的
|
10#
小孩子都是这样的,呵呵!不可能按照我们大人的意愿 的
|
11#
小孩子现在大了 有自己的想法了
个性签名
快乐读书,用心生活,健康平安每一天
|
12#
有机会去南京一定要去看看的
|
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