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6#
回复 1# happy栋阳
孩子的本性乃是玩,而在玩的过程中找到他自己的好奇心、增添了丰富多采的想象力,我们不妨也做回孩子,陪他一起观察事物,一起做他正要做或在做的事,同时用孩子的语气陪他聊天,你会发现他们饱满的内心世界!严厉的指责孩子的想象会让孩子失去自信,伤害他们的自尊心,要以孩子的心态去和宝宝交流,给予他们最好的想象空间,让他们尽情发挥创造! 评分记录
个性签名
成功的秘诀很简单,无论何时,不管怎样,也绝不允许自己有一点灰心丧气。
|
167#
|
168#
|
169#
我家昊昊也快6岁了,报了英语和大字两个班,快把我累死了,单词,课文天天盯着背,字和字母一起跟着写,估计我是把教学生的精神都用到他身上了,想想还是主动性考虑得太少,今后慢慢放手吧。偶尔做个懒妈妈还行,一直做懒妈妈还真不容易呢
评分记录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共1条评分记录 |
170#
|
171#
在这个方面我觉得还是要让孩子自由的发挥,不能够过多的干预孩子。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是相当丰富的,所以要积极的鼓励他们,碰到了问题要好好引导,而不是一味的批评责骂,这样孩子的积极性就会被打击,所以爱孩子在有些方面真的要学会放手。
评分记录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共1条评分记录 |
172#
|
173#
说教式的教育方式尤其对我们这代人来说,大部分都深有感触,虽然长大后明白那都是父母的苦心,可留在心灵上的自卑和旧观念是那么根深蒂固。所以到了自己为人之母时总想摒弃旧观展现给孩子全新的教育理念,可往往事不由心,心烦气燥时面对孩子的调皮是那么气愤。前天在房间里给孩子铺设地垫,需要一块块裁剪好拼装,心里考虑的很周到也事先量好了尺寸,想到应该让孩子参与劳动就叫上他一起干,打扫现场量尺寸对对拼一切进展顺利,到最后出问题了,高幸非要把剩下的废料拼在旁边做汽车跑到,看见和预想的效果完全不一样有些不伦不类的地垫真是气的不行,和他理论半天不分高下,刚想要用大人的权威压倒他的任性,转念一想,何苦呢这样一来没准孩子不喜欢在上面玩了,那不都白费了吗,虽然这样不好看但是孩子自己创造的劳动的成果,随他想怎样就怎样吧,结束语“那好吧,你每次不玩了要收拾干净”,然后皆大欢喜。
想来对付这调皮个性的孩子有三点要尽量做到: 1 懒,这个是指的手懒,妈妈的嘴巴和大脑是一定不能闲着; 2 耐心,其一不管孩子做了什么不着调的事惹的多大麻烦,千万不要先发火,其二孩子对你说话提问时不管你在干什么都先停下来和他交流,不能敷衍。(哪怕告诉他先等一下) 3 废话,不要怕废话,并且一定要多说,时间长了孩子自会领会你的精神。 评分记录
|
174#
|
175#
让孩子有自主玩耍,自主学习的能力,是需要大人的耐心的,不是天生就可以的。如果光靠大人懒,不管不问肯定是不行的。积极引导,让孩子在玩中找到乐趣,亲子活动多一些,让孩子感受到大人的关注与爱,又能玩出乐趣,就会慢慢爱上读书、学习。当然我也正在不断学习中,不知道说的对不对。
|
176#
我家宝贝还小,不过以后我会注意这样的事情的!我也曾看见过这样教育孩子的!出口就是不准不可以,你应该怎么样之类的话,孩子根本没有权利发表自己的看法,即使说了也不会被采纳,只有被训的份,看来妈妈们都要注意啦!
|
177#
孩子眼中的世界和大人是不一样的,绘画本来就是发挥孩子的想像力的一种方式,可是传统的教育偏偏要求孩子中规中矩的去按照某些人眼里的格式去画。最后这种传统教育的结果是:一百个孩子,一百个创造力全部被抹杀掉。这是一种可怕的认知错误。圈固了孩子的思维,想像力和创造力。
记得国外有一个例子,曾经广为流传,说的是一个孩子去幼儿园,晚上很高兴的回来,并且画了一个一个O说,妈妈,这个是“零”。家长顿时勃然大怒,当即把学校告上法庭,要求学校做一个巨额赔偿,最后法院判决学校赔偿。原因就是:学校的这种教育方式束缚了孩子的想像力,对孩子的成长极为不利。 看似一个笑话似的判罚结果,我们又能从中得到什么样的思考呢? 楼主朋友的教育方式是不是妥当我相信已经不用我再说了。 我想说的是:给所有的孩子一个发挥创造力想像力的机会,去认真的倾听他们的想法。也许你的孩子就是下一个发明家,思想家,伟大的新派画家。。。。 评分记录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共1条评分记录 |
178#
|
179#
我家的孩子也是,把书橱里的书,衣柜里的衣服都弄出来。不管是那个地方她都要看看。这几天盯上了最上边的柜子,把椅子搬来,非要让我踩着,妈妈拿妈妈拿。都要拿下来她看看里面是什么东西。够的着的下边的柜子里的衣服还有书她都要拿出来看看。整天弄的到处都是。我整天给收拾。问了下别的家长,有的小孩子并不这样。真是不知道,孩子这样淘是不是好事,跟她说了也不听,有时候还能放回去。有时候根本不管。我的感觉就是她很好奇,真是不知道该怎么管她。
|
18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