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成语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众人皆说。从古相承至今,它代表着一个又一个的典故。 而古人也经常会把动物加入到成语之中,恰逢鸡年,快来看看一些关于“鸡”的成语典故吧!
我们现在一般把“呆若木鸡”当作一个含贬义的成语来用。其实,它本来是形容一种很好的状态,那就是沉着、平和、冷静、安详,不虚张声势。只有真正有能力的人才会呈现出这种状态,因为他们很自信,不需要在神情和举止上过分张扬。那些才疏学浅的人,反而喜欢上蹿下跳。如果我们看到一个人,本事不大却喜欢到处指指点点,就会叫他“半桶水”,也是这个意思。 有一个跟“呆若木鸡”这个成语结构很相似的成语—“噤(jìn)若寒蝉”。这个成语从字面上看,就是“像深秋的蝉一样默不作声”,因为到了深秋时节,蝉已经接近死亡了,所以一点声息也没有,不像盛夏的时候那样聒噪。也许有人会觉得这两个成语表达的意思差不多,都是一种对外界不做反应的状态,但实际上,它们的差别还是很大的。“呆若木鸡”是被瞬间的某种刺激惊呆了,因而短暂地失去了反应能力;而“噤若寒蝉”可以表示相对来说比较长的时间段里出现的不反应的状态。“呆若木鸡”是完全没反应,“噤若寒蝉”则主要指不说话。“噤若寒蝉”这个成语还有一层隐含的意思,它要表达的是出于恐惧或自私而不愿意说话。 我国古代女性受到封建制度的压迫,生活特别艰难。她们的婚姻不能自主,封建礼教还无理地要求她们做到嫁鸡随鸡,因此,即使婚姻再不幸福,女人也没有主动解除它的权利。而且,在封建制度下的家庭中,女人既没有工作,也没有来自社会的保障,只能完全依附于丈夫,这就使得很多女人面对丈夫的欺凌唯有忍气吞声。如果有一天,丈夫抛弃了她,命运就更悲惨了,因为她一旦被赶出夫家,根本就没有地方可去,也没有能力养活自己。好在那样的时代已经永远地过去了。今天的女性,受教育,有本领,独立自强,自信自爱,这样的生活,我们应该好好珍惜。 “嫁鸡随鸡”常和“嫁狗随狗”连用。 “嫁鸡随鸡”与“夫唱妇随”是近义词。后者原指封建社会时妻子必须服从丈夫,后来比喻夫妻相处和睦、融洽。使用“嫁鸡随鸡”时,往往带有某种程度的无奈的情绪。这与表现夫妻和睦的“相敬如宾”“举案齐眉”“琴瑟和鸣”等成语是有一定区别的。 “宁为鸡口,不为牛后”现在常常指宁愿在一个普通的地方做最好的那一个,也不愿意在好的地方做垫底的那一个。举一个实在的例子,你是愿意在一个普通的班级里做第一名呢,还是愿意在一个优秀的班级里做最后一名?有人愿意选择更好的平台,有人愿意当老大。其实在现实生活中,“鸡口”不一定比“牛后”好,关键是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 有个与“宁为鸡口,不为牛后”类似的说法——“宁当鸡头,不当凤尾”。需要注意的是,另外一个结构相似的成语“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和“宁为鸡口,不为牛后”意思有较大差别。南北朝时期,东魏大将军高洋废除魏孝静帝,建立北齐,还毒死了孝静帝和他的三个儿子。有一天,天上出现日食,这在古代是不好的预兆,让高洋坐立不安。为了保住自己的皇位,高洋开始大开杀戒,处死了东魏宗室七百多人。东魏宗室姓元,这使得东魏宗室那些姓元的远房亲戚也非常恐慌。有个名叫元景安的县令提议请求高洋准许他们脱离元氏,改姓高氏,他的堂兄元景皓愤怒地说:“怎么能用抛弃本宗、改为他姓的办法来保命呢?大丈夫‘宁可玉碎,不能瓦全’。我宁愿死而保持气节,不愿为了活命而忍受屈辱!”元景安将元景皓的话报告给了高洋,高洋立即将元景皓处死了。后来人们将“宁可玉碎,不能瓦全”改为“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比喻宁可保全气节,为正义之事而死,也不愿忍受屈辱,从而苟且偷生。 成语的来源很丰富,除了来自古代的一些典籍、文学作品,也有外来的。“杀鸡取卵”就来自古希腊的《伊索寓言》,流传到中国以后,人们常常用“杀鸡取卵”来讽刺那些只顾眼前利益,而不顾长远利益,因小失大的人。 在平时的生活中,我们不能只顾眼前的利益,要想一想将来,所谓“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在平时的学习、工作中,我们做什么事情都要做长远考虑。小到个人的成长,大到国家的发展,都不可“杀鸡取卵”,否则结果都是自取灭亡。 和“杀鸡取卵”类似,比喻只顾眼前利益办错事的成语还有“饮鸩(zhèn)止渴”“竭泽而渔”“拔苗助长”等。“鸩”是传说中的一种毒鸟,据说用它的羽毛浸泡后的酒毒性很强,可以致人死亡。“饮鸩止渴”字面意思是喝毒酒解渴,比喻用错误的办法来解决眼前的困难而不顾严重后果。“竭泽而渔”字面意思是排干湖中或池中的水来捉鱼,比喻只顾眼前利益,不顾长远利益。 另外,还有个成语“拔苗助长”。古时宋国有个农夫担忧地里的禾苗长不高,就把禾苗一棵棵往上拔。这样一天下来,农夫累得满头大汗。他心满意足地回到家,对他的家人说:“今天把我累坏了,我帮助禾苗长高了!”他的儿子听了,急忙到地里去看禾苗的情况,禾苗都已经枯死了。后来,人们就用“拔苗助长”来比喻违反事物的发展规律,急于求成,反而坏事。 西晋的政权中心在中原地区,西晋灭亡后,皇室南渡,在江南地区建立了新的政权,称为东晋。祖逖在青年时代就立下志愿,要为国效力,后来做了大官,就想出师北伐,收复中原。可东晋的皇帝却只给了他很少的一点兵力,他不甘心放弃,便自己招募训练流民,组成军队,不到几年就收复了大片原来西晋的土地,谁知这样反而招致朝廷猜忌,派人去牵制他。他感到前途无望,又难过又生气,抑郁地死了。他死后,北伐事业也就失败了,东晋再也没有回到黄河以北。 虽然祖逖最终并没有实现自己年轻时的抱负,但是他百折不回的精神令人敬佩,“闻鸡起舞”的故事也激励了很多人。 “闻鸡起舞”的“舞”指的是舞剑,如果理解成跳舞那就要闹笑话了。 “闻鸡起舞”是形容一种勤奋的状态,历史上有成就的人大多是通过勤奋取得成功的。我们熟知的“司马光砸缸”的主人公司马光也是一个非常勤奋的人。他用圆的硬木头当枕头,读书读累了睡觉的时候,只要稍微动一下,枕头就滚走了,这样他就会醒来,接着读书。这就是成语“圆木警枕”的由来。司马光正是凭着这种刻苦的精神,成为北宋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史学家,他编写的《资治通鉴》是一部编年体史书,有极高的史学地位。现在“圆木警枕”一般用来形容人刻苦勤勉。 本作品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转载请征求作者意见。擅自转载使用,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评分记录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共1条评分记录 |
沙发
不错的内容,回家讲个孩子听
|
板凳
这是现学现用哦,
|
4#
学习一下。
|
5#
鸡年来学习鸡的成语也是不错的
|
6#
不错的内容学习了
|
7#
刚好学习下了
|
8#
不错的内容,回家讲个孩子听 |
9#
这是现学现用哦, |
10#
学习一下。 |
11#
鸡年来学习鸡的成语也是不错的 |
12#
不错的内容学习了 |
13#
刚好学习下了 |
14#
学习了
|
15#
真不错!学习了。
个性签名
爱生活、爱阅读,做一个快乐的育儿达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