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任性的代价是什么?在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标准不一的答案,可很少有人会把生死视为任性的代价,而小健(化名)却因为自己以及父母的任性,让自己的生命永远停留在了16岁。
这是一个关于任性的糖尿病孩子和只会迁就着他的父母的悲剧故事。 每天为治疗闹脾气 饮食也没好好控制 事情得从3年前说起。 今年才16岁的小健是名初中生,10多年前,还没上小学的他跟着父母,从江西来到浙江的一个县城生活。 虽然打工的父母收入并不丰裕,但对小健却是溺爱有加,百依百顺,小健想吃什么、想穿什么,爸爸妈妈都是尽力买!买!买! 小健一直长得白白胖胖的,直到3年前的春天,爸妈发现小健胃口挺好的,却越来越瘦,特别爱喝水,也常常要跑厕所。 检查的结果让一家人都懵了——还在上初中的小健,患上了Ⅰ型糖尿病。 糖尿病常分为2种类型:Ⅰ型糖尿病,占糖尿病发病率的3%左右,以儿童、青少年多见,特点为胰岛素绝对不足,需要胰岛素终生治疗;Ⅱ型糖尿病:占到95%,是胰岛素分泌相对不足,可口服降糖药及胰岛素治疗。小健属于Ⅰ型糖尿病患者,容易引发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是威胁糖尿病患者生命的严重并发症,若不采取及时妥善处理,病死率较高! 从查出Ⅰ型糖尿病之后,小健的整个人都变了,原本活泼开朗,爱运动的他变得憔悴,无精打采,内心也开始封闭起来,不爱和同学玩。 小健在家经常动不动就大发脾气,原因无非是为了每天打胰岛素的事以及其他生活中的琐事,可他的父母却像做错了什么事似的,千方百计赔笑脸哄着,唯恐儿子一不高兴就拒绝打胰岛素。 父母也曾试图硬下心,按医生方案督促小健治疗,但终究在小健哭闹中败下阵来。 “我这个侄儿非常任性,平时脾气就很大,一天几次注射胰岛素确实是件麻烦甚至痛苦的事情,但不应该老是拿父母撒气呀!”从江西老家赶到杭州的小健叔叔,摇着头说:“我哥嫂很宠这个孩子,已到毫无原则的地步。” “Ⅰ型糖尿病即使每天按时注射胰岛素,饮食还是要控制,小健却嚷,不让敞开了吃就拒绝打胰岛素。对于这种无理取闹,哥嫂也作‘退让’。” 小健叔叔叹气道 ,他这次也是从哥嫂嘴里知道,这几年小健血糖控制得不好,一直徘徊在10mmol/L以上,而正常值上限为6.3mmol/L。 治疗迁就儿子 父母听信偏方 时间到了去年下半年,因为小健不愿意打胰岛素,父母竟然再一次妥协,不知道哪儿弄来了“偏方”,擅自停用胰岛素,让小健改服中药。 “我知道后急忙打电话,说哥嫂啊,这种做法太荒唐了,一定要听医生的,但哥嫂置之不理。” 小健的叔叔说。 小健的任性和父母的迁就,换来了严重的后果,因为听信了偏方,小健的胰岛素注射次数及剂量逐步减少,甚至最后干脆停了。 今年春节期间,小健突然感到胸口如巨石压住,嘴被塞了东西般,喘不过气来,有明显窒息感,同时额头剧痛,浑身无力。惊慌失措的父母连忙将小健送到当地医院。 医生拿到血糖检查报告吓了一跳,小健的血糖指标已飙升到27mmol/L!当地医生认为随时会有生命危险,建议转上级医院就诊。一家人这才手忙脚乱地把小健送到了浙江省人民医院。 酮症酸中毒 抽出的血都凝固了 “小患者半个月前来我们医院时,病情十分危重,直接收入急诊重症监护室。当晚突发险情,患者呼吸心跳骤停,立即予心肺复苏、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等抢救措施,几分钟后恢复自主心跳。”浙江省人民医院急诊科副主任、主任医师张美齐介绍。 怎么会变得这么严重?张美齐分析,“可能是胰岛素剂量慢慢减少,给了患者父母假象,以为是中药在起作用。我们专门请来了相关专家会诊,都认为患者父母提供的所谓‘偏方’,对治疗糖尿病毫无作用。” “小健来医院时已神志不清,” 张美齐说,小健抽出的血马上会凝固,无法进行正常的检测,以致血标本多次送至化验室被退回要求重抽。 “突发这种情况,是因为发生了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引起内环境紊乱,导致高脂血症的缘故。”此时,小健已出现急性肾损伤至末期、心功能不全、呼吸衰竭等危象。 张美齐解释,酮症酸中毒是一种致命的糖尿病急性并发症。大量酮体的产生和聚积,可使机体发生酸中毒,导致各种代谢紊乱,最终昏迷甚至死亡。 小健在省人民医院接受了血浆置换、降血糖等一系列治疗,一度血糖开始下降,电解质逐步恢复正常……但终因多器官衰竭,抢救无效而离世。他的生命在16岁画上了句号,令医务人员痛心而惋惜。小健的爸妈悲痛欲绝地趴在儿子身上一遍一遍地低声絮叨“假如可以重来,爸妈不会再忍让了”。 “很可惜!这好比还是花骨朵般的生命悄然枯萎!” 张美齐叹息道。 本作品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转载请征求作者意见。擅自转载使用,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
沙发
不能拿孩子的生命当儿戏
|
板凳
一场悲剧啊
|
4#
这个可真可怕呀
|
5#
都这么大了,就这样没有了,太让人心疼了
|
6#
糖尿病患者打了一次胰腺素就要打第二次第三次……一直坚持的,很依赖的,要不,就一次都不要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