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最近看了不少育儿书,不知怎么回事,有时候越看越觉得脑子有点乱,因为对于育儿问题的解答可谓纵说纷纭,有些方法听起来不错,但是不一定适合自己家里的情况。所以很多时候,育儿书看的时候有感觉,但真正用的时候却没什么感觉,很大程度可能是自己总结的不到位。这时又有一本书映入眼帘名为《良好家教十诫》,这书是法国心理医生迪迪埃.普勒数年临床研究结晶,书中记录了大量的案例,精选10条行之有效的科学教育原则,轻松帮助父母对孩子进行教育,使得父母不再当盲目。
由于书的作者是法国的心理医生,记录的案例自然都源自法国父母育儿的各种问题,原本以为国外的父母育儿会比较轻松,但事实上,也和我们一样有着各种烦恼和困惑,很多孩子的问题都有着共性,所以这本小开本的书,就一口气读完。本书的设计很有趣,每页篇幅不多,而且全页五分之一是留白处,可以记录一下阅读心得。全书虽有一百六十多页,但采用轻型纸,轻便悦目,一天掌握一条新的教育理念,实现父母与孩子的共同成长。 本书这十条原则有理有论,首先是作者针对原则阐明道理,接着就通过四五个案例加以说明,最后通过“压力之下父母的反应”与“理智作法”进行对比,得出我们如何处理才是最高效的。先在此分享一下作者认为比较重要的十条家教原则: 1、不要胡乱分析心理; 2、要控制自己的情绪; 3、不要把自己的一套搬到孩子身上; 4、要让孩子获得提升; 5、不要“吹捧”孩子; 6、切勿“过度激励”孩子; 7、不要“过度保护”孩子; 8、要“对抗”孩子; 9 、要惩罚孩子; 10、保持积极心态。 看过这十条原则后,是不是有些触动?或者说是一些困惑?触动在于有些原则和我们以前所认为“对的方式”背道而驰,特别是后面几条,要“对抗”孩子,惩罚孩子。我觉得这位心理学家作者提出了一个很值得关注的观点——“我们要回归有爱的合理教育:不要把一切理智化,要体贴而实际的回应孩子的态度,面对儿童注定不成熟的行为”。说通俗点,不要用成人的标准去要求孩子,父母对孩子成长中的问题要有态度,有原则。父母在处理孩子的问题之前,要处理好自己的情绪,不要过度担心,也不要刻意迎合。 其实,在看书之前,我对孩子教育的态度还是有些模棱两可。比如孩子想自己穿衣服,我会觉得每天早上时间紧,为了上班上幼儿园不迟到,还是帮助孩子穿好点,结果孩子有依赖心理,有时候自己尿尿完了,裤子都懒得拉,从厕所里奔出来,找家长帮忙。这种自己可以处理的事还要人帮忙实在是太懒了,于是要求他自己穿,可是家里看护他的人多,东方不亮西方亮,我这里不能满足,他就找其他的人帮忙。直到有一天,我实在看不惯他的懒散,把房门关上让他自己穿衣,穿袜,穿裤子。 一开始,孩子不愿意要夺门而出,被我阻止,并放话“谁都不许帮忙”,后来孩子发展到哭闹,我不知道他会闹多久,当他最后在抽泣声把自己穿好,已经是四十分钟之后的事了。其实,这个过程中我曾有退让的想法,不过为了孩子能够明白,自己的事自己做,还是跟他僵持到了他投降。自从这事以后,孩子明白了,有些事情自己能做后,意味着自己长大,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同时父母就不会再为这事而帮忙了。所以,我很赞成这种与孩子“对抗”或者是“惩罚”的手段,这样帮助他纠正坏习惯。一旦孩子习惯好了,育儿就不再有很多烦恼了。 附上书的插页 本作品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转载请征求作者意见。擅自转载使用,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
沙发
学习了。。
|
板凳
|
4#
惩罚还是必要的
|
5#
谨记十条家教
|
6#
|
7#
|
8#
这书看起来很实用的呢。
|
9#
这本书对教育孩子很有帮助的
|
10#
回复 5# 马上有钱 |
11#
|
12#
|
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