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我想告诉大家 每一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 最近,有一首特别的原创歌曲 《我只是个孩子》在朋友圈刷屏
这个叫吴耀杰的小男孩儿 戴着厚厚的眼镜 背着把吉他 站在舞台的中央 像极了曾经那个也会做梦的自己 隔壁邻居小明,期末又考了第一 王大妈的孙女,钢琴她过了十级 我爸战友的儿子,一口流利的英语 我妈同事的女儿,有深厚的舞蹈功底 地球上有一种孩子啊 叫别人家的孩子 可在我心底 老爸老妈 我不想比 !!! 吴耀杰唱的不只是经历 更多的是他从父母那感受到的巨大压力 孩子一句「老爸老妈,我不想比」 唱出了多少孩子的心声 你知道吗?“你看看别人家的孩子,再看看你!”这句话,深深地伤害过孩子幼小的心灵------ 人们都说,父母是孩子的引路人。但相对于“引路人”,父母们似乎更倾向于做“指挥家”,甚至是“控制者”。 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中说过: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那时的父母做为家长,他们理所当然地控制着家庭中的一切,判断一个小孩好坏的主要标准,除了成绩,就看他是否听话、是否遵从父母定下的种种规矩。 后来,我们渐渐地为人父为人母,表面上看起来开明许多,但依然会暗暗地将过去父母曾施加给自己的控制,再次投射到自己的孩子身上------ 就是这一句别人家的孩子,生生的推开了父母与孩子之间的距离------ 今天的孩子,无疑是幸福的,生活条件、学习条件都较以往更为优越;但今天的孩子,也无疑是辛苦的。家长们的攀比,成了孩子们辛苦奔波的理由;成人世界的期待与生存法则,成了推动孩子疾行的动力。于是,走着走着,竟然忘记了当初为什么出发。 爱孩子,是我们的本能 我们都想给孩子最好的,可却不自觉地犯了一个大错:以爱为名绑架了孩子,把自己对生活和对未来的期许都强加在孩子身上,希望他听话,希望他强大,希望他优秀。以至于,面对孩子时,我们会不自觉拿他和别人家的孩子比,害怕他落后。 教育之为教育,正是在于它是一种人格心灵的唤醒。遵循儿童内在自然的发展秩序,在潜移默化与润物无声中,让心灵更丰满,人格更完善,个性更彰显。 我想要告诉各位家长,你的孩子是最独一无二的,我们教养孩子的初衷,绝不是为了让孩子变成我们的升级版或我们梦想的牺牲品,更不是可笑的为了超过"别人家的孩子"。教养的唯一目的,就是为了让孩子成为他自己。 愿每一个孩子,都成长为他本来的样子! 本作品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转载请征求作者意见。擅自转载使用,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
沙发
愿每一个孩子,都成长为他本来的样子!
|
板凳
我也是听了
|
4#
孩子都是有自己的性格,都是独一无二的
|
5#
希望天底下的孩子茁壮成长,做独一无二的自己
|
6#
做好自己就行啦
|
7#
不比真是好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