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现在有很多家长都过于着急,想要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生活中父母几个不经意的做法或者举动,反而让孩子越来越笨! 1.睡眠不足 也许很多家长觉得每天晚上十一二点睡觉已经是很平常的事了,现在电子科技这么发达,吃完晚饭,离睡觉还有大把时间,可以玩玩手机看看电视,往往家长的这些坏习惯会直接影响到孩子。 很多家长都知道,孩子的睡眠和情绪有关系,孩子想睡觉却睡不着的时候,往往也是脾气最糟糕的时候。科学显示,睡眠会影响孩子的大脑、学习以及行为模式。 家长要以身作则,不能一边催着孩子赶紧去睡觉自己还在客厅看着电视,打着游戏。时间一久很容易就会影响到孩子的睡眠质量和白天的学习质量。 2.拔苗助长 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许多家长都过早的去发掘孩子的潜能,去完成一些超出同龄人的事。小孩子的能力往往也是有限的,你给他太大的目标,孩子很难达到要求,会适得其反,增加孩子的挫败感,反而越来越糟。 如果孩子上幼儿园了,真的希望,家长们不要太着急了。幼儿园就是学会在群体中生活,知道协作和拥有童真,不需要学习小学生的知识。如果,幼儿园学了小学,小学学初中,初中学高中,依此类推,孩子只会觉得原来课堂的知识都会了,不好好上课,以后的发展必然是越来越退步了。 3.事事代劳 现如今很多家长都以为事事替孩子想周全,做周全,为孩子营造一个很好的生活环境让孩子安心学习,却完全察觉不出这是在溺爱孩子。 溺爱不仅仅是爷爷奶奶保姆式的养护,也是父母的事无巨细样样管,孩子会形成一种依赖式惯性。 我们要从小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很多事不能小看孩子,只要父母细心教导,孩子很快就会学会而且做的很棒!比如: 没上学前,自己起床刷牙、穿衣服、吃饭以及一些小事情。这可以为孩子上幼儿园打下良好的基础。 上学后,自己整理每天的文具,自己背书包,自己准备好第二天要穿的衣服和要用的东西等等。 家长替孩子做的太多反而让孩子的自主能力降低,脾气越来越娇纵。 4.语言暴力 孩子成长过程中,确实让很多父母感觉到劳累大于幸福,在这样的情况下,难免会心里不痛快,就拿弱小无反抗力的孩子来发泄。可怜的孩子,除了用他们的小小的心灵去承受,还能怎么样。 各种语言暴力让孩子很受伤: “你再淘气妈妈就要打你了”; “你再就这样下去长大了怎么得了哦”; “你再哭,再哭一个试试”; “我怎么生了你这样的孩子”; “这么大人了怎么还这么笨呢”; “你看看人家怎么学习的”; …… 生活中类似的话太多了,我们说的时候痛快了,但给孩子内心留下的是不可磨灭的伤害,甚至会导致孩子自闭、抑郁等神经系统上的问题。 5.限制爱好 我们家长不要老是用“你以为”的目光看孩子,怕孩子学了其它的兴趣班,就会影响到孩子的学习。孩子从小的生活不光只有学习这一条枯燥乏味的路,还有他的兴趣爱好。 尊重孩子的兴趣爱好才是对孩子健康成长最好的帮助,而强制孩子放弃自己的兴趣爱好去学习,不仅对孩子是一种伤害,而且还会让孩子的逆反心理更加严重。 6.负面暗示 家长出门在外难免会遇到熟人,但是很多父母都会有口头禅或者是谦词,比如说自己孩子太笨、笨蛋之类,却不知道这样会给孩子心理上带来多大的打击。 有的家长让孩子和别人打招呼,孩子不肯。家长就会说:“这孩子就这样,胆小、害羞。”这种对孩子的解释方式不但解决不了任何问题而且暗示孩子"我胆小、害羞"。再和人打招呼时孩子就真的变成胆小、害羞了。 有些家长在和别的家长交流时,常常羡慕别人的孩子哪儿都好,反过来马上对自己的孩子说:你就不如这个小朋友。这种暗示很容易让孩子产生自卑心理。 大部分孩子的智商生来是没有问题的,而是受环境影响,慢慢“学笨”的。 很多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会因为父母生活中不经意习惯性的话语和动作,逐渐产生对学习的无能感,并因此而丧失自信心,给别人的感觉是,这孩子“越学越笨”了。 所以要让孩子多多体验成功的快乐,人们常说“失败是成功之母。”其实对孩子来说,成功也是成功之母,一次成功的体验会让孩子信心百倍,兴趣盎然地向下一个更高的目标迈进。 本作品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转载请征求作者意见。擅自转载使用,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个性签名
欢迎关注公众号:黄金教育,集30年幼儿教育经验,定期为您推送最专业、最有效的教育理念与方法。
|
沙发
我们都应该好好学习
|
板凳
谢谢分享,这个很值得家长们看
个性签名
纯手工阿胶糕VS祛湿茶
V: yy201212132015 |
4#
好家长应该以此为准绳来学习
|
5#
我也要好好学习一下
|
6#
学习一下。
|
7#
我来学习了,真的要注意
|
8#
很好的习惯学习了
|
9#
我也跟着学习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