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破解孩子入园焦虑——我的小小经验 入园焦虑和入学焦虑,在我看来,都是分离焦虑的一种表现。其实孩子很小的时候就会有分离焦虑这样的状况出现,拿我个人的经历举例:无论是闵浩还是俊浩,他们小时候我都是有充足的时间陪在身边的,尤其是俊浩。但是,当我有事情不得不将他们留在家里托付给阿姨或者外婆照顾的时候,他们还是会哭着找我,不希望我离开。我对他们的这种行为是非常理解的,因为在他们有限的认知里,我是他们日夜相对的最熟悉的人,我的离开,对于他们来说是一种安全感被剥夺的感觉,即他们认为我离开不会再回来了。所以他俩完全有理由感到伤心,并且是用哭的方式来表达这种情感。 闵浩一岁左右的时候,由于工作的原因,他不得不去“托儿所”。托儿所的作息是早上八点开园,下午两点接宝宝回家。第一天去托儿所的时候,闵浩从到门口说再见的时候开始哭,一直哭到睡午觉的时候,托儿所的老师抱着哄他,他会稍微好一点,第二天第三天也都是哭着过来的。因为之前了解过分离焦虑这种情况的存在,因此每一次我们送他到托儿所门口都是有很认真地跟他说再见的,并且会告诉他我们下午几点过来接你。但是看起来收效甚微。托儿所的主任也跟我们说,如果孩子是第一次这么长时间的离开父母的话,的确会有分离焦虑的情况出现,但是你家娃应该不用担心,因为你们离开以后,他知道要找老师抱抱。如果能在父母说再见后寻找老师的安慰的话,说明已经开始建立起了主动的联结,只不过由于是第一次,所以舒缓的时间特别长。但是主任建议我们给闵浩带些能促进他安全感的东西,于是我们给他拿了他睡觉要用的小毯子和奶嘴。差不多两个月左右,闵浩能够主动跟我们说再见,牵着老师的手去班级里了,虽然偶尔还会哼哼唧唧地哭几下,但和自己比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 有了这一次的经验,我们就知道下一次应该提前给他做心理准备,比如他三岁准备上蒙氏幼儿园,我们至少在他两岁的时候就有意识地去引导他建立这个概念。比如平时经过幼儿园的时候,会让他看看里面的操场,问他想不想荡秋千、滑滑梯,第二是给他找了很多关于幼儿园或者上学的绘本,读给他听,让他熟悉幼儿园里会发生的事,等到他快上幼儿园了,根据老师的建议,循序渐进——第一天的时候带他在幼儿园里玩半个小时,然后接走他,之后的每一天逐步延长他在幼儿园里的时间,让他有这么一个概念——爸爸妈妈会来接我的。如此往复,差不多两个礼拜他就接受了要去幼儿园的事实,并且不像当初去托儿所那么抗拒了。 至于俊浩的幼儿园历程,则要顺利得多,因为彼时我已经是全职妈妈了,有充足的时间来这么安排。俊浩两岁不到去的幼儿园,前三个星期天天由我或者权爸陪着在幼儿园里,陪他玩,建立起一定的熟悉度了,开始正式地去幼儿园,早上九点到下午四点,知道我要走的时候,会哭一下下,但是我抱过他说再见的时候,他还是会跟我招手说拜拜。现在俊浩转到了一个新的幼儿园,我们又要重新开始了。 我个人的体会就是: 首先一定一定不要把孩子扔在幼儿园一走了之,请认真、温和、坚定有力地和你的孩子告别。我见过很多家长,好不容易安慰好孩子了,结果把孩子交给老师然后立刻溜走了。闵浩俊浩的幼儿园老师也说,这样孩子是不会当着你的面哭,但是一旦孩子找不到家长了,反而会哭得更厉害(闵浩的一个同学就是这样,哭,但是不让老师抱她,哭到脸通红,最后老师打电话叫家长来)。 其次,和你的孩子约定好我会来接你的。老师给我们的建议是用具体的事件来建立联系,比如幼儿园下午有吃点心的时间,告诉他:你吃完所有的点心之后,我就来接你回家了。 然后是提前为孩子生活的转变做准备,比如让孩子提前熟悉幼儿园这个地方,和老师也可以先提前认识一下。在心理上给他们做准备,比如阅读相关的绘本,同时,也要让他们的生物钟和幼儿园的作息一样。 最后是给他们足够的时间。比如在闵浩上幼儿园的历程中,该做的我都做到了,为什么他还是会哭呢?老师说的就是,只要坚持正确的做法,总有一天会好的,不要对他们太着急。 成长是很长的过程,而分离是其中必须要面对、学会处理的事情,对于他们而言,分离是去探索更广阔的世界,所以请给孩子一点点耐心和一点点时间,用爱去理解、接纳他们的行为,用正确的方式去引导他们。 本作品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转载请征求作者意见。擅自转载使用,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评分记录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共1条评分记录 |
沙发
写的可真是太好了
|
板凳
亲写的真棒,就是这个道理,就是感觉一岁的宝送托儿所好早呢
|
4#
你家一送就送幼儿园了,真早啊
|
5#
亲的方法太好了,总结的棒
|
6#
亲写的经验都是非常好的,向亲学习
|
7#
慢慢的习惯。我家的还好,就第一天会找,第二三天会哭,后来就好了。
个性签名
|
8#
如果我在孩子上幼儿园之前看到这篇文章就好了,那时候我们家孩子哭了那么久,还哭出肺炎来了
|
9#
孩子一岁多就去幼儿园,真是挺厉害的呢
个性签名
人生没有什么过不去的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