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下文摘自刘轩的《好的人生来自好习惯》。
感恩是一个很重要的心态,它不只是礼貌,也是一个可以帮助我们变得更快乐的方法。 首先,无论是对于大人和小孩,感恩都有一个表面的成分,就是一种礼貌。即懂得说“谢谢”,懂得回礼。但更重要的应该是我们的心态。 对于孩子来说,这是一个蛮复杂的观念,所以你会看到年纪小一点的孩子往往不太懂得怎么样表达出他们的感谢。当然,我们可以跟他们说,“人家叔叔阿姨给你糖果,说谢谢!不管你是不是要这个糖果或玩具,不管你开不开心,你都得说谢谢!” 我们做父母亲的也常常会有些懊恼,为什么其他孩子可以这么有礼貌,但自己的孩子如果不叮嘱的话他们就不说。我的小孩也是一样。 我儿子川川五岁了,前几天他拿一个玩具,包装得非常密,他说:“爸爸请帮我把这个打开。”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打开,把里面的玩具拿出来给他的时候,他很开心,笑了一下,转身就走了。 我就把他叫住,这种时候我都会跟他说:You are welcome。他就回应说:Thank you。 可是不应该这样子,对不对?不应该是我和他讲“不客气”,他才会记得说“谢谢!” 那我们要怎么样提醒小孩,而且更重要的是,我们怎样培养小孩发自内心的感恩心态呢? 根据最近看到的这一个研究,研究者叫做 Andrea Hussong,他是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 Professor of psychology at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at Chapel Hill)的心理学教授。他的研究专门针对如何培养感恩的心态,包括大人和小孩。他说:感恩大致上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 Notice ,我们对于这件事的注意,我们是否注意到人家对我们好。 第二 Think ,就是我们对于这件事情的想法,我们判断这个人为什么对我们这么好。 第三 Feel ,就是这件事情给我们的感觉。 第四 Do ,就是我们表达感谢的行为。 所以他的感恩模型就有四个部分:Notice - Think - Feel – Do(注意 - 想法 - 感觉 - 行为)。 他最近做了一个测试,用十天的时间跟踪一百个家长,这些家长都有6~9岁大的小孩(通常是需要去训练他们说谢谢的的年龄)。十天跟踪下来后,他发现绝大部分家长都会叫他们说说谢谢,比较少的家长会解释“说谢谢”是因为阿姨叔叔给你什么东西;只有1/3的人会去问小孩“你拿到这个东西是什么心情,你开心吗?你喜欢吗?”更少的父母会去问自己的孩子,“你觉得为什么叔叔阿姨要对你这么好呢?为什么你今天会拿到这个奖品呢?” Andrea Hussong说,如果我们要培养真正的发自内心的感恩,四个部分就要全部启动,而且启动的顺序最好是事先让他们注意,然后问他们的想法,再问他们的感觉,最后再到行为,那这样子他们每一次说谢谢的时候,就会有一个逻辑告诉他们为什么这样。 今天如果孩子去买个冰淇淋,冰淇淋店的老板看到他们说:“弟弟妹妹好可爱,来,多给你一球冰淇淋。”可能大部分的父母亲包括我在内,接过来后交到孩子手上,会说:“你要说谢谢!” 其实孩子说“谢谢”的时候,不一定知道为什么,他们看到有两球冰淇淋,可能只是开心。但如果用这个“Notice - Think - Feel - Do”,我们说:“今天虽然我只有买一球冰淇淋,但是你看这个老板多给了你一球,你有没有注意到?你觉得为什么他多给你一球。” 对于很多孩子来说,这可能是一个比较困难的问题,但我们还是要问。也许我们可以给他们一个解答:“因为这个老板喜欢你,他觉得你是一个很可爱很乖的小孩,你在旁边没有吵,你静静的在等这个冰淇淋,你真的很棒。你拿到这个两球冰淇淋,原本只有一球的,你现在拿到两球冰淇淋,你感觉如何呢?” 小孩说:“很好。” 我们说:“那你要不要跟老板说谢谢!” 这个“注意 - 想法 - 感觉 - 行为”,就是一个完整的逻辑了。它就可以让我们跳出只记得去做礼貌的事情那个逻辑。尤其是当把我们的行为和感觉联合在一起,而且这个感觉背后又有一个逻辑,这就是一个更完整的感恩的心态。 我们也可以运用这四个步骤的逻辑,来撰写一个特别有诚意的感谢函。 举例来说: 今天非常感谢您百忙之中抽空来跟我碰面(这是“注意”),我知道您非常的忙碌,但是您一定很重视我们之间想要做的事情,以及对于我的未来的高度关注,所以才会跟我碰面这么久(这是你对于这件事的“想法”)。这让我感受到特别的温暖,特别地受到尊重(这个是你的“感觉”)。所以由衷的感谢您,也希望有一天我也可以有机会能够回报您对于我的提拔(这是“行为”)。 对于一个花了很多时间跟你碰面的一位前辈,用这个“注意 - 想法 - 感觉 - 行为”,一封很好的信就可以被写出来了。 对于教育孩子来说,我们也可以用同样的方法。 虽然这对于小孩比较抽象,但还是可以从孩子小的时候开始。孩子会模仿,他们久而久之就会习惯这样的思考逻辑。所以,如果我们在他们的身边,经常去用这四个步骤讲到别人对我们的好,或是经常用这个“注意 - 想法 - 感觉 - 行为”来重新去回想这些事的时候,对于孩子来说,这会是一个很好的影响,久而久之,也可以培养他们自然的用这个逻辑去思考他们身边会发生的好事。 我相信好的人生来自于好的习惯,好的习惯不只是行为的习惯,思想也是一个习惯。感恩是一个对于你或我或我们身边的人,从9岁到99岁都非常值得培养的良好思考习惯。 本作品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转载请征求作者意见。擅自转载使用,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个性签名
生活需要一点想象!
http://u.babyzone.cn/1332258 |
沙发
很实用的帖子
|
板凳
这个真的要好好学习一下了。这样看下来我们平时只做到了前两步,更多的是要引导孩子们去思考、感受。我们在家里一直就是把“sorry”、“please”、“thank you”挂在嘴边的,孩子们也是潜移默化地学会了这些用词,如果孩子们忘记了,我们会说“I don't hear the magic word”。看来以后要注重feel这一点啦!
|
4#
这个帖子很棒,很实用的
|
5#
我是来学习的。
|
6#
我也学习了解下。
|
7#
我也来学习一下
|
8#
也去了解一下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