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目前,社会上的普遍观点是好成绩、好学校、好工作、好家庭,家长们按图索骥,寻着这条线开始反推,显然能够做的就是要求孩子成绩好。于是,家长在不遗余力地在学习上给孩子加码,而孩子的生活除了学习还是学习,课内的课外的,都快变成了学习机器。如此以来,家长和孩子之间必然会有矛盾,或许孩子小不听话,父母还能用权威压制,但进入青春期了呢?
这些问题一直困扰着我,虽然还没有彻底想清楚,但基本方向是希望孩子能够在社会上独立,有比较好的品格,学点专业技能,靠自己的能力生存。我能做的就是担负起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这个角色,指导他明辨是非、摒弃坏习惯、陪他一起阅读。只是这个规划略显单薄,和周围的家长一比,完全就是“输在起跑线”上的节奏。而且,在育儿路上我还得面对隔代教育的问题,老人帮带孩子,有利有弊,而且矛盾此起彼伏,我们都有“心理上的暗伤”。 想要解决这些问题,除了借鉴别人的经验,还得因地制宜,根据自己家的实际情况来选择对策。最近看到了本《9节课,教你读懂孩子》,渐渐释怀了育儿的部分焦虑,同时也看到隔代教育中,父母的心酸。其实我们的共同目标都是为了孩子好,可方式的偏差,对孩子会产生严重的影响,不得不求同存异,统一思想。 这本书是关承华老师退休后的新作,此前还写过两本畅销书《别和青春期的孩子较劲》、《凭什么让学生服你》。这些书都是关老师结合自己多年的教育工作的心得体会,而《9节课,教你读懂孩子》里还包含了自己在隔代教育中的所思所想所感。或许是因为书名是9节课,数量上不算太多,所以我看得也比较快。不过虽说是九节课,但重点体现在亲子教育、青春期教育、隔代教育三大部分,每一部分三节课。 亲子教育是关键,是教育的起点,孩子很多青春期的问题,都是在亲子教育阶段积累的。作者说了这样一句话值得回味:“做父母容易,做家长难”。动物也有父母,但是动物的父母不能称之为家长,因为家长是要不断学习,先于孩子提升自己,孩子一直都看着家长,把家长的言传大于身教。 当然家长在面对孩子的教育问题时,心里对孩子的将来会有一定的期望,也就是“想要孩子成为怎样的人”,我很赞成作者用手指表示的“五个标准”:它们从大拇指到小指的顺序依次是: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品格与人格、能力、学习成绩。而且作者强调这个顺序是不能颠倒的,仔细想想确实如此,现在社会上高分低能的孩子是越来越多,他们学习拼命,却连基本的生活自理都无法完成,日后何以在社会上立足? 由于过分看重成绩,也使得孩子学习压力剧增,他们不仅要学习课内的知识,还得学习课外的,甚至是超前学习,这些做法都违背了教育的规律和初衷。更为糟糕的是,在家长“望子成龙”的愿望驱动下,孩子达不到家长的要求,就会产生矛盾,进而影响亲子关系,这也是孩子青春期问题的根源! 本作品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转载请征求作者意见。擅自转载使用,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
沙发
非常喜欢的
|
板凳
|
4#
做父母容易,做家长难,确实如此啊。
个性签名
纯手工阿胶糕VS祛湿茶
V: yy201212132015 |
5#
我希望她有个好性格,有赖以生存的能力
|
6#
哎,总是太矛盾了啊
|
7#
情商高一点就行啊
|
8#
看了这篇文章,我觉得我自己也处在焦虑当中
|
9#
做父母容易,做家长难,确实如此啊。 |
10#
我希望她有个好性格,有赖以生存的能力 |
11#
哎,总是太矛盾了啊 |
12#
|
13#
情商高一点就行啊 |
14#
看了这篇文章,我觉得我自己也处在焦虑当中 |
15#
回复 #齐齐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