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文/李坤珊 节选自/海豚传媒《带你长大》 假期余额严重不足,马上要初次进入幼儿园的小宝贝们都准备好了吗?妈妈们是不是也准备好了迎接宝贝的眼泪?如何才能更轻松度过这段转变期?在有效的新生分离程序里,我们可以对幼儿的焦虑再敏感一点,对孩子的自然情绪再友善一些!试试把“妈妈”放进口袋里,孩子会好过一些! “洪水法”短时间有效,但忽略了情感的接纳 要和最亲爱的爸妈分离,是新生入学常常面临的最大难题!
许多我认识的老师或学校,希望用“洪水法”来进行。也就是,从上学第一天开始,就请爸妈在教室门口说再见,而且愈快愈好,尽速离开。他们宣称,这样孩子很快就适应不哭了,因为这样的程序很清楚,孩子会很快地学会“调节情绪”。但孩子的情绪真的调节了吗?还是他们必须很快学会“放弃”呢? 我也相信洪水法有效,我也会鼓励爸妈与孩子建立一套仪式化的说再见程序,让孩子知道从A到B的过程,以增加幼儿的心理适应。但在这样有效的过程里,我们能不能对幼儿的感觉再敏感一点?也就是说,别把幼儿会想家这件天经地义的事和情绪,看成是敌人,所以想办法消灭它!如果我们换个角度来想,接纳新生幼儿会想爸妈这件事是正常的,那么我们就要想办法帮孩子,让他觉得自己是正常的,不需要压抑想家的难过。
不忽略自己的感觉,一直是情绪教养上的重点。不打压孩子的情绪,也就是成人在对待孩子时一个很基本的准则。但很遗憾的,洪水法基本上的操作意识,就是要孩子忽略自己的感觉,要压抑住自己的情绪,放弃自己的感觉。那要怎么做?才能兼顾到孩子的情绪,同时还能帮孩子适应新环境呢?
接纳孩子的情绪,让他信任大人和环境 其中一个最容易的做法,就是“把妈妈放进口袋里”。让孩子想妈妈或爸爸时,就能立即得到情感上的安慰。可能有大人会反对说:“那这样不就把孩子适应的时间拉长了吗?”那么可以反问的是:为什么短才好呢?长和短不应该是问题的中心点,重点是在:如何带领孩子安心地适应环境?会安心是因为被接纳,会安心是因为整个适应过程是自然进行的。 “把妈妈放进口袋里”的做法,简单来说,就是让孩子上学时,带一样专属于妈妈或爸爸的代表物来上学,而且最好是能放口袋里或挂身上的。比如说,妈妈的围巾、相片、写的小卡片等。当孩子很想妈妈时,就可以用手去摸或看那样代表物。而这时候,假如老师还能提供协助的话,就会让孩子觉得这个新环境里的大人了解他、是友善的。比如说,老师看见孩子想哭,用手摸妈妈的围巾时,就问孩子 :“你看起来很难过,要我抱你一下吗?” 别担心这样的做法会延长适应期,再一次强调,长与短不是重点,真正的中心点是在“适应”。适应的意思,不是快速解决,而是接纳了、安心了、也就与环境同步了!孩子想妈妈时,不压抑感情,反而还能感觉到妈妈的支持,这时还有了解他的成人在一旁。慢慢的,幼儿一旦对新环境建立起信任和习惯,他们就会开始注意到环境中许多有趣的人、事、物,也了解爸妈离开了会再回来。于是幼儿面对新环境所产生的焦虑和哭泣情况,就会慢慢减少,因为这样的环境充满了尊重与爱,孩子对环境的真正信任才能产生! 细心地规划,自然地适应 开学三个星期了,五岁的埃西亚,每隔几天就带着一条又一条亮晶晶的手链、项链来学校。这是她妈妈为了安抚拒绝来上学的她,所想到的办法 :让她带着妈妈的首饰,这样就好像妈妈在她身旁一样。 但埃西亚的例子有些不同。虽有妈妈的“味道”在身旁,她哭泣的过程却拉得很长,原因之一是:妈妈跟她说再见时的程序拉得过长,已有到那“十八相送”的程度。而结果就是:孩子感受到妈妈对新环境的焦虑和分离的难过,自己也就接收了那样的焦虑和难过,无法信任新环境。 雪上加霜的是,埃西亚的妈妈在临走前,总不忘叮咛一句:“那条手链很特别,别弄丢了!”因为担心弄丢属于妈妈的东西,埃西亚坚持走到哪都戴着它们;一不小心暂时放下了妈妈的东西,才几分钟,就急慌要找回来。结果就是:本来为了安抚孩子,但因为安抚物是成人的宝贝,反而增加了孩子的焦虑。 同样的心理处境,三岁的柯登却有不同的经验。换句话说,柯登的妈妈用了不同的安抚物和程序。有两个星期,柯登每天来上学时,不但跟妈妈有短短的、固定的说再见方式,他带来的“妈妈物”,有时是一朵妈妈在花园里种的小花,有时是妈妈厨房里的小方巾。不管他带来的是什么,妈妈临走前只是轻描淡写地说:“想妈妈时就闻闻妈妈的花,然后把它放在口袋或你的衣物柜里。” 柯登的妈妈采用不同做法,结果就是:孩子感受到妈妈对新环境和对自己的信任及信心,自己也就接收了那样的信心,所以很快地信任了新环境。再加上安抚物是环境中孩子熟悉的小物品,有妈妈和自己相处的真正记忆;而且妈妈不怕孩子把它弄坏或搞丢,所以孩子也就没有心理负担,在情感满足的同时,将注意力转向新环境的人、事、物。 现在,柯登已不用每天都带着“妈妈的味道”来学校了,但在听故事时间时,每次一听见故事里说到小花、小树,他都会赶快举手说:“我妈妈喜欢小花。”妈妈的贵重,已一辈子刻印在柯登的心窝里了。 作者介绍 李坤珊老师,在台湾长大,在美国生活了30年,她对幼儿教育有着极大的热情和理想。南伊利诺大学幼儿教育博士毕业,如今仍持续在美国蒙特梭利体系幼儿园从事一线的教育工作。 十几年来,她把幼儿园中与幼儿日日相处的工作,当成实践理论的田地,耕耘出教学的养分;她也在美国波士顿教师训练中心,教导专业的幼儿园教师,如何从幼儿的发展和需求出发,给孩子优质的学前教育。 她还是一位柔软温情的妈妈,养育了一个女儿和一个儿子。
本作品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转载请征求作者意见。擅自转载使用,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
沙发
好好学习了
|
板凳
这书看着是真不错呢
|
4#
这本书还是非常的不错的。
个性签名
纯手工阿胶糕VS祛湿茶
V: yy201212132015 |
5#
感觉还是挺有用的呢,不错。
评分记录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共1条评分记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