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把所有关于生活的美好想象安放于一座小城,以春天般的配色和文字讲述一个成长故事,打开这本图画书,空气中似乎闻得到花香。
《彼得去花市》的创作灵感来自作者广野多珂子年轻时去荷兰阿姆斯特单的一次旅行。她被运河边的风景和建筑深深打动,决心将来为孩子们创作一本以此为背景的图画书,希望孩子们从中感受到不同文明的美。
与这样的愿望相应,作者选择了用东方长卷的绘画技法来展现荷兰运河的风情。典型东方长卷如《清明上河图》、《千里江山图》,特点是横向展开,延展度带来全景视野和细节丰富。全书大部分页面皆以彼得坐在船上的视角展开,遂页翻读,仿佛和他一共乘船游于运河之上,一边聆听船桨掀起的浪花声、手风琴演奏时的美妙乐章,一边欣赏着岸边的建筑、人情与风土。
但一开始,我不太懂得怎么向孩子讲述这样一个故事:彼得第一次独自摇船出门,给到花市卖郁金香的爸爸送零钱,中途迷路时遇到了手风琴艺人杨科夫,答应载他同行,杨科夫上船时,彼得不慎让零钱盒落到水中,在他低迷无措时,杨科夫坐在船头拉起手风琴,悠扬的琴声吸引住岸上行人,被音乐吸引的人们像溪流汇聚成河,跟随他们的小船来到花市,彼得把人们投到杨科夫琴盒里的零钱带给了爸爸……
故事恬静美好,没有太过跌宕的情节,没有太过鲜明的节奏,也像一条长河,静静地自然流淌,“吱吱,哗啦哗啦,吱吱,哗啦哗啦……”
试着做一个不一定恰当的比较吧。一般的图画书多是以情节来主导“流向”,比如相类题材的绘本《和甘伯伯去游河》,通过一个个动物的登场串起,鸡牛羊狗猪逐一登船,济济一堂,鸡飞狗跳大翻船,之后游泳过河,到甘伯伯家聚餐,最后乘着月色各自回家。大概是担心节奏太过单一,在整本书中,作者用单色素描勾勒出甘伯伯划船经过的地点和景致,用彩色单页涂抹出请求上船的人和周围景物,一明一暗,暗合了故事的节奏,会让视觉效果更加富有变化。
熟悉了这样的变化性或者说流动性,我对《彼得去花市》的相对静止的画面,有点不知所措,就像捧着一幅精美的东方长卷,不知从哪里开始欣赏,我不确定自己能顺利进入其中,孩子呢?
铎哥指着书里一角,“妈妈,气球。” 我才发现一只红气球,从画中一个孩子的手中升起,铎哥抢着翻页,目光追着红气球前行,不时发出“啊”的惊叹,看它随着彼得的小船、随着杨科夫的琴声,飘过绿树,飘过人群,飘到了高塔下的花市。
是啊,图画书的“流向”不只一种,孩子能理解的故事也不会单一,就像带给爸爸的零钱,可以从零钱盒里来,也可以从手风琴盒里来。
之后一次次的共读中,我和孩子又发现了更多的“流向”:随着岸边风景的移转,运河倒影在流动;从晴天到落雨再到云消雨霁,天空的风云在流动;用出门时的自信到迷路时的紧张,从丢失钱盒的慌乱到看到希望的乐观,彼得的心情在流动;从一开始各自散步到被音乐吸引而汇聚成流,最后随着美妙乐音在花市陶醉起舞,人们的情绪在流动……
还有一个“流向”,直到这个月我们才发现。铎哥在学校兴趣班班选中,开始学习手风琴,我想到了《彼得去花市》,那个因故事而起了变化的手风琴。“铎,你想听听手风琴的声音吗?”
于是,我们开始听着手风琴曲,再一次讲起这个故事。嗬!音乐让整本书活了起来,运河好像真的开始流动,天空中的云变换着表情,花朵吐露芬芳,人们脸上的笑容发出欢乐的光芒。我想到粲然对这本书的评价:“在故乡的河泽上顺流而下,心里怀念着自己爱的人——就这样浑然不觉成长着,是我们每个人的生命史诗。”
后来才知道,书中的手风琴还有一段故事,与这本图画书的编辑唐亚明先生有关。作者曾听说唐编辑讲起“文化大革命”时历尽艰险给被关押的父亲送东西的故事,又得知他曾经为了考文工团苦练手风琴。她借来了唐亚明当年在中国用过的手风琴画在书里,创作出了这本在心中孕育多年的《彼得去花市》。 唐亚明先生的人生也像一条河,流转到了他未曾预想的地方。1983年,他偶遇“日本图画书之父”、福音馆社长松居直先生,受其邀请赴日,成为进入日本出版社的第一个外国人,经历了这家日本最权威的少儿出版社建社六十四年来过半的历史,其间,唐亚明编辑出许多福音馆代表作品,如《桃花源的故事》、《故乡六十年》、《富士山歌历》、《鹿啊,你是我兄弟》等,他还发明了被称作“唐size”的新型大开本。
近年来,作为小活字图话书的总编辑,他积极引进日本优秀图画书,更发掘出包括“博洛尼亚插画奖”获得者于虹呈在内的若干国内原创年轻作者。送零钱给父亲的彼得,和拉手风琴的杨科夫,都有唐亚明的影子,或者应该说——所有孩子正式成为少年那一时刻的影子。
腰封上援引广野多珂子的话,她说:“也许在荷兰,你找不到与这本书相同的景象,因为,这是我心中的‘桃花源’。"
除了孩子,大概没人会将相信图画书中美好的世界当成现实,何况是一个“过去时”的世界,彼得给爸爸送的荷兰盾现在已经没有人再用,西方的街头如今还听得到手摇风琴吗?与郁金香和风车一样,街头风琴也曾是荷兰文化的象征,原理类似天桥拉洋片或八音盒,一本特定的穿孔木片,被一片片逐一摇到风琴的哨孔上,风琴根据不同的穿孔发出不同的伴奏旋律,乐手边摇边唱,自得其乐。 这种卖艺招揽生意的风琴本身就是一个大手推车,荷兰地势平坦,艺人们推车到达目的地后就自己动手摇动手柄奏出音乐来,可以发出很大的声音,比较适合露天的喧闹场合。街头风琴那快乐的旋律,艺人充满感染力的笑容,应该是孩子们童年里最难忘的回忆吧。
幸而人们总会有各种方式把关于过往的记忆记存下来,荷兰现今就有自动乐器博物馆(National Museum From Musical Clock to Street Organ)(也称为“从音乐盒到街头风琴博物馆”),而街头的音乐,书里的音乐,生命里的音乐,也会以各种意想不到的方式,辗转,流变,幻化成各种故事与画面,被一代代的孩子记住,并流传下去,就像无数溪流汇聚成河,奔流入海,讲述着已经分不清是谁的故事。 本作品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转载请征求作者意见。擅自转载使用,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
沙发
很好看的啊
|
板凳
画面很好看,内容也不错哈。
|
4#
感觉内容很丰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