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从“诺奖情结”上看,人类的情感是相通的。中国小众作家残雪因登上诺贝尔文学奖赔率榜进入大众视野,Young Sheldon中小谢尔顿因为中微子未获诺奖而悲伤哭泣。
随着诺奖的公布,诺贝尔文学奖双黄蛋得主公布,其中之一是波兰女作家奥尔加•托卡尔丘克。 诺贝尔奖各个奖项的逐一揭晓固然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但在今天,也就是国际女童日(每年的10月11日),我们不妨将目光聚焦在那些获得诺奖的女性身上。 图注:居里夫人的女儿也是诺贝尔奖得主,她们成为第一对母女诺奖获得者, 也是史上少数人与直系亲属均为诺奖的获得者 2009年是迄今为止诺奖女性获奖者最多的一年, 共5位 2007年,《金色笔记》作者、88岁的多丽丝•莱辛获诺贝尔文学奖, 成为迄今为止年龄最大的女性获奖者 2014年的诺贝尔和平奖得主年仅17岁 最振奋人心的,莫过于2015年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医学奖 她是首位获得诺奖的中国本土科学家 虽然从1901年诺贝尔奖首次颁发以来,女性获奖者占比不到一成,但她们仍以自己的独特力量默默地影响甚至改变着世界。 在爱心树出版的众多绘本中,也有这样一个“女科学家的故事”,今天,爸爸妈妈和孩子不妨一起重温一下吧。 【不怕失败的女孩能上天】 说到妇女参与工作,不得不提到一位代表性的人物:“铆工罗西”。这位伟大的女性代表了二次世界大战中首次参加工作的六百万美国妇女的形象,鼓励女性投入到工作中去,她有一句著名的口号——“我们能做到!” 以“罗西”的形象为蓝本,英国和美国的创作者共同完成了一本精彩的故事:《罗西想当发明家》。 故事里的小主人公罗西和她充满活力的太姨奶奶,也跟“铆工罗西”一样,戴着标志性的白点红底丝巾,发扬着投入科学工作的精神。 这本截至目前在美国《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上停留已达70周的优秀童书,讲的是一个喜欢科学、喜欢创意发明的小姑娘在遭受挫折后重新“起飞”的故事。 充满科学创意的故事元素、活泼的构图、丰富的画面细节之外,最能引起读者共鸣的,还有对“小科学家”满载鼓励和包容的目光。 《罗西想当发明家》 爱心树童书 出品 罗西原本并不是个害羞的孩子,她经常一身是劲地做出各种各样的创意发明,家里的大人们也对此表示赞赏。 并不足够成熟的孩子自然非常在意周围人对自己的态度,因此在自己给最喜欢的亲戚叔叔做了一个满怀善意的小发明却被大笑之后,罗西就变得更为内向,只会在夜深人静的时候独自搞研究。 直到有一天,罗西的太姨奶奶出现了,她去过很多地方(可以看到贴满国旗的行李箱),也做过很多事——包括造飞机;但这么酷的老太太还是有尚未达成的梦想:在天空飞翔。 罗西经历了激烈的思想斗争,被打击过的她现在有些不自信,不知道自己的能力到底是不是足以完成这个任务。但是她真的很想帮太姨奶奶实现梦想,以此为动力,她还是完成了一架巨大的奶酪直升机——只不过在试飞的时候就坠毁啦。 掉落到地面的小罗西发现太姨奶奶正在大笑,敏感的她又被一种难堪的情绪包围了。然而…… 太姨奶奶一把将她揽进怀里。 她紧紧地拥抱她,亲吻她,然后高声喊道:“你做到了!太棒了!真是一次完美的试飞!伟大的失败已经结束,现在要为下一次飞行做准备。” 其实“嘲笑”了罗西的亲戚或许并没有做错什么;别说是孩子,任何人在做任何事的时候,都会有几率失败。 但罗西是一个好心又善感的孩子,也是因为这样,她才会做出过那么多想帮助他人的作品、让他们的生活品质得到更大的提高,哪怕是被人嘲笑的那顶帽子,也是因为她发现了动物管理员会被蟒蛇爬到头上这个“痛点”才去做的。 叔叔的大笑,不排除是他觉得那帽子很滑稽,但更大的可能只是觉得罗西很可爱。不过,既然较为敏感的人更善于发现周围人的困扰,当然也就更留意周围环境对自己所做的事产生的反馈、更容易受伤。 小罗西所遭遇的小小困境,每个人或许也都遇到过。在自己否定自己、想要放弃、害怕失败的时候,最需要的当然是太姨奶奶这样直接而温暖的鼓励了! 太姨奶奶对罗西传达了这样的想法:任何事,只要去做了就是一种成功。如同这本书的文案所写:“唯一真正的失败是放弃尝试。”做事的失败和做人的失败是两回事,虽然心里清楚,还是会害怕和担心。对于这种类型的人,往往直接的肯定和引导比冷静观望的“守护”更为有效。 我们不是不知道要乐观面对挫折,也明白困难的人生路要自己走。但是,鼓励就像是向摔倒的我们伸出的那只手,要先站起来,才能走下去呀。这种时候,温柔的力量反而更为强大。 太姨奶奶把红色的头巾给了罗西,她们一起改造了奶酪直升机,也“改造”了罗西的心态。机身上的“我们能做到!”也写在了小罗西的心里。 其实这本书并没有强调任何“争取妇女权益”的观点,这反倒更表现出了一种接近理想的状态:当你不需要去为所谓“弱势群体”争取权益的时候,这个社会才是更为平等的。我们之所以呐喊和号召,是因为现状亟需改善。 事实上,女性有能力参与各式各样的工作,完成自己的理想,也让社会变得更美好。 不过,作者在无声的图画语言中,还是暗示了鼓励女性参与往往被认为“不擅长”的工作这一涵义:“我们能做到!”是一个暗示;红底白点的头巾是一个暗示;还有太姨奶奶交到小罗西手里的笔记本,里面满载的都是女性为航天事业做出过的贡献: 1784年,伊丽莎白•蒂布勒乘坐“古斯塔夫号”热气球升空。她成为世界上最早参与飞行的女性。 布莱里奥单翼机。哈里特•昆比也曾驾驶过这样的飞机。哈里特•昆比于1911年在美国取得飞行执照,是世界上首位取得飞行执照的女性。 1906年,E.莉莲•托德成为第一个设计飞机的女性。 柯蒂斯JN-4型飞机“珍妮”,贝西•科尔曼曾于1922年驾驶过这架飞机 “友谊号”,1928年阿梅莉亚•埃尔哈特驾驶它飞越了大西洋。 洛克希德织女星5B型飞机,1932年阿梅莉亚•埃尔哈特独自驾驶它飞越了大西洋。 1980年,琳恩•里布尔迈尔成为第一个驾驶波音747的女飞行员。 除了《罗西想当发明家》,梦想行动派三部曲中的《阿达想当科学家》也是关于女孩的追梦故事。 将有关性别的议题放在暗示性的背景里,摒除了任何和性别有关的偏见,男孩和女孩都能够从小罗西的故事中得到鼓励,让它更有普遍性的意义。在故事文本中并不去特意强调某一族群,在这本书里任何性别都是一样的。 无论性别、无论肤色、无论出身、无论外貌,每个人都活出自己,每个人也接受别人的样子,就是“理想国”了。 【更多推荐女孩阅读的书单】 适读年龄:3-6 鼓励孩子树立自信心,培养宽容、忠诚、正义等优秀的品格,教孩子用源源勇气面对人生已知和未知的下一刻。 适读年龄:3-6 让你与众不同的东西,成就现在的你! 适读年龄:3-6 献给有梦的孩子,以及那些被现实和梦想间的鸿沟吓到的young people。当感到沮丧或疲惫,这本书会给你勇气和力量。 适读年龄:3-6 无论小角色还是大主角,不管是成功或失败,第 一 次上舞台都会成为孩子和父母一生珍贵的记忆。 点滴生活故事搭配外婆的智慧名言,让孩子在欢笑中感受生活的真谛。 适读年龄:低年级 把每一天都过得元气满满、有滋有味,哈娜奶奶这种积极的生活之道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 适读年龄:小学 《雾中的奇幻小镇》讲述了女孩理奈意外来到从未经历过的世界,直面并勇敢战胜困难的故事,给周围的人带来了突破自我的勇气和巨大能量。 本作品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转载请征求作者意见。擅自转载使用,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
沙发
任何事只要去做了就是成功
|
板凳
都是好厉害的啊,看着很想看看、。
个性签名
纯手工阿胶糕VS祛湿茶
V: yy201212132015 |
4#
这一套我都买了
|
5#
第一次上舞台感觉很适合小女孩呢
|
6#
感觉游泳不是靠泳裤一定很有趣~
|
7#
都是很棒的绘本
|
8#
这个帖子总结的真好
|
9#
感觉真的不错
|
10#
很喜欢能通过绘本让孩子掌握知识。
|
11#
我喜欢哪本可爱的小雀斑
|
12#
任何事,只要去做了就是一种成功
|
13#
这一些列的书真不错
|
14#
很适合女孩子的一本书哦
|
15#
没想到看诺贝尔奖也能看到女性地位的发展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