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首先,想跟大家说的是今天这个话题有些沉重。 我也是想了好几天,才决定还是有必要跟大家谈谈这个话题。因为现实很残酷,而我们必须面对。 前几天,想必大家都有关注无锡高架桥侧翻事件,萝克兔也有关注。在事件的后续报道中,一条消息深深刺痛了萝克兔的心——遇难者中,有一位是单亲爸爸,女儿正在读初三。
对于一个还在上初中的女孩来说是多大的打击,她内心的痛苦又有谁能体会得到。 网友@Beckyyeee说,“是啊,她失去的不是一位亲人,而是一个家啊”。 的确,对于一个单亲家庭的女孩来说,爸爸的离去不仅是失去了一个亲人,更是失去了一个温暖的家。
看着这些留言,就足以让人泪流满面。 但是事实就是事实,已经无法改变了。对于女孩,目前我们唯一能做的,可能就是进行心理安慰和后续生活上的一些帮助,尽量的将伤害减到最小。 其实,萝克兔今天要跟大家聊的话题也就是“死亡”! 无论是意外还是正常的生死轮回,死亡这个话题在日常生活中永远绕不开。但是,对于孩子的“死亡教育”目前在我国做的并不是很好。 央视著名主持人白岩松曾说过:“中国人在谈论死亡的时候简直就是小学生。”实际上也确实如此,如何告诉孩子亲人离世的事实,很多家长也总是不知如何开口。 那在这个话题上,父母到底该如何跟孩子沟通,又该注意哪些问题呢? 01 不隐瞒、不夸张,也不恐吓 多数家长在和孩子谈死亡时,要么用善意的谎言瞒过孩子,要么用恐吓的手段打消孩子进一步探索的欲望,要么就干脆避而不谈绕开话题。其实,这样对孩子的正常成长没有任何好处。 曾看过一篇文章。 一位妈妈在老公去世后不知道如何告诉4岁儿子这个事实,在孩子询问时试图用“爸爸去很远的地方出差了,要很久很久才会回来……”来隐瞒孩子。 可是孩子不能理解,每天都会追问爸爸去哪了,什么时候才能回,为什么不跟他视频电话,是不是不要他了。 面对孩子的不断追问,这位妈妈数次濒临崩溃。后来,儿子也慢慢地觉察到了不对,不再问了,但是整个人也变了,话少了,常常闷闷不乐。 孩子终究是骗不了的,即便是骗得了一时也不骗不了一世。 面对死亡时,不妨直接告诉孩子真相,告诉孩子“去世了”,而不是用“睡着了”或者是“出远门了”这样的谎言来隐瞒孩子事实。当然,父母也要给孩子科普生老病死是人生常态,让孩子明白,这是自然规律。 有些父母可能会出于好意,告诉孩子“人死后就去了天堂,那是个很美好的地方……”,其实这很容易给孩子留下一个错误的印象——死后的就会去一个美好的地方。这样片面的认识,后果是十分可怕的。 02 照顾好孩子的情绪 亲人的离去,孩子也会悲伤,他们的情绪也需要释放,此时作为家长不要去刻意阻止孩子情绪的发泄,不然没有释放的情绪压在心里,孩子也容易出问题。 可以帮孩子找一些其他的方式来表达对逝者的思念,比如画一幅画或者是写一封信,让孩子慢慢自愈。 当然,也有些孩子可能会选择暂时的离开悲伤的环境,比如回到学校,让熟悉的校园环境来冲淡对亲人离世的伤心,此时不妨给孩子自由选择的权利。不过家长最好提前告诉老师情况,以便孩子返校后能够得到大家的照顾。 03 留心观察孩子的行为 任何人面对亲人的离开都会有一个痛苦期,孩子也一样。 但是相较于成人,人世经历少的孩子更容易深陷其中难以走出。在对死亡的恐惧、对失去亲人的不舍、对悲伤的无处释放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下,孩子也很可能会出现一些异常行为,作为家长的要多加留意。 比如,孩子是否出现抑郁情绪时间过久;不再喜欢和别人打交道,变得独来独往;甚至性情大变,开始各种惹麻烦;出现自残行为等。若有这些变化,家长一定要及时开导,若有必要,可求助专业的心理机构。 关于死亡,其实很多孩子之所以出现害怕或是其他的误解,都是因为没有进行正确的引导。 死亡并不可怕,真正可怕的是因为出自善意而对孩子进行的各种谎言般的解释,从而让他们过于片面的或者是歪曲的接受了解这是事实。所以,在这个问题上,家长的处理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最后,以萝克兔之前看到过的一句话作为结束吧! “死亡不应该是避之不及的话题,相反,死亡才是对生命最精准的教育。” 本作品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转载请征求作者意见。擅自转载使用,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
沙发
|
板凳
说得很在理
|
4#
是的,让孩子直面死亡。
个性签名
|
5#
这个话题都不愿意去谈的。
个性签名
纯手工阿胶糕VS祛湿茶
V: yy201212132015 |
6#
|
7#
|
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