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这一讲我要带你去德农馆1层的700号房间,去看那幅著名的《梅杜莎之筏》。 如果你曾经在卢浮宫看见过这幅画,第一反应估计是:太惨了,太压抑了。这幅画非常的大,高近5米,长7米多。画面的主体是一张木筏,上面有十几个奄奄一息的平民,有的还在挣扎,有的,却已经死了。 你想象一下:当你站在画前,就像身处在那个场景之中。尸体横在你面前,浪花不停地冲着你打过来,还有那些人痛苦的哭喊声,就在你耳边。 这幅画,真的让人不忍心再继续看下去。 梅杜莎之筏(Le Radeau de la Méduse) 约1819年,4.91x7.16米 @德农馆1层700号房间 现实灾难成为绘画题材 这个画面到底描绘的是什么呢?是宗教故事?还是历史事件? 都不是,这幅画描绘的是法国19世纪的一场真实海难,它就像是一部非常写实的新闻纪录片。要知道在当时,这样的现实灾难题材进入绘画,可是非常前卫和罕见的。 所以这幅画,可以被看作一个分界点。从艺术的角度来说,它开创了法国的浪漫主义画派。从内容的角度去看,这幅画很容易唤起人们心中的不忍之心。而这,也恰好是我这一讲要说的法国关键词“博爱”。 我们还是先来看下这幅画的背景吧: 1816年,法王路易十八派了一群人,乘着一艘叫梅杜莎的军舰,去殖民塞内加尔。国王亲自任命的船长肖马雷(Chaumareys)是一位贵族,也是造成整个海难的罪魁祸首,因为在那之前,他已经有20多年没出过海了。 由于肖马雷的指挥不当,梅杜莎号遇难。救生船的数量根本就装不下所有人,于是船长下令,让贵族们先登上救生船,随后将剩下的近150个平民,全部扔在了一张临时做的木筏上。这张木筏,就是席里柯所画的“梅杜莎之筏”。 等过了13天,“梅杜莎之筏”被救起来的时候,上面只剩下了15个人,90%的人都已经死了。 你永远无法想象,木筏上的那些平民所经历的事情: 由于缺乏食物,才到了第三天,就有人开始啃食尸体,后来的救援者曾亲眼看见,在木筏的桅杆上,还挂着晒干的人肉。至于那些生了重病的人,他们会被马上放弃,直接扔进海里喂鱼,但有更多的人,是直接被这种情况给逼疯了,他们自己选择去跳海自杀。 这场可怕的海难,在当时引起了非常大的轰动,船长肖马雷是被送上法庭受审的,但因为他有国王的庇护,判刑非常的轻。 当时才27岁的法国画家席里柯,被这场海难深深地触动到了,于是他用了一年半的时间,画出了这幅巨作《梅杜莎之筏》。 把灾难转化为艺术 席里柯将这场海难最为残忍的那一面,直接展现在了画布上,画里没有女神,也没有贵族,只有悲惨的平民。 其实席里柯的目标很明确:就是要通过画作来揭露皇室的丑闻,从而在社会上引起轰动。他觉得唯有这样做,才能为那些遇难者讨回公道。 也难怪席里柯会这样想,因为这样的人间惨剧,恐怕任何文字的表达,都是苍白无力的。更何况在他生活的那个年代,照相机还没有被发明出来,绘画是为数不多的平面视觉表达方式。 通常它会被挂在教堂里,来表现神的威严,富人们也会用它来记录自己的形象,但却从来没有一幅绘画是被用来呈现如此残酷的现实题材的。 上一讲的《拿破仑一世加冕大典》,那幅画尺寸超级大,但这可以理解,毕竟画的是皇帝加冕的辉煌时刻。而席里柯的这个灾难镜头,也大胆地采用了大尺寸,为的就是在气势上,一下子能压倒观众。 刚才我说了,这幅画长有7米多,宽也近5米,这完全就是灾难电影的尺度。当时的人,恐怕从来都没有见过如此大的灾难画面。 不光是尺寸大,这幅画的色调也很暗。整个画面都是棕色调的,大海是铅灰色的,而被风掀起的海浪,席里柯几乎用的就是黑色,另外,天空上还布满了黑压压的乌云。 在海上漂泊的木筏占据了主画面,画里那微弱的光源,基本都集中在了尸体上。因为席里柯,他想要将你的视线一下子就拉到最为残忍的地方,直击你的内心。 其实就光前面所说的这些描绘,只能说这幅画,很好地揭露了这场海难的黑暗面,但它还够不上“博爱”这个大主题。 而这幅画,它的超越之处,就在于画面定格的场景。席里柯并没有直接去描绘人吃人或者是梅杜莎之筏最终获救的场景。他选了一个很特殊的时刻,那就是木筏在海上漂了13天之后,远处忽然出现了一条小船,大家开始拼命求救的那一幕。 席里柯将希望来临时,每个人的不同反应,都非常逼真地描绘了出来,并将所有的人物,安排成一个完美的金字塔结构。在前景里,是一堆横躺着的尸体,姿势都极其扭曲,甚至还有被吃掉一半的尸块,非常的血腥。 位于中间的,则是那些已经完全绝望的人,他们只是呆坐在那里,眼神很空。但在他们后面,就是一群求生欲很强的人了。他们都在向远处的小船,挥舞着衣服,有一个黑人甚至爬上了木桶,在拼命地呼救。 席里柯特意将人物从近到远这样安排,为的是表现出那种从死到生的转变,以及从绝望到希望的过程。这就让整个画面变得非常有震撼力。因为它能完全触摸得到观众的内心,让他们感同身受。 而这,也恰恰是我想让你在这幅画里关注博爱这个关键词的原因。因为在我看来,唯有画家对木筏上所有的平民,都怀着一颗博爱之心,才有可能画出如此震撼人心的画面。 什么是“博爱”? 法语的“博爱”这个词,叫Fraternité,它来自拉丁文,词根是“兄弟”,指的就是把所有人,当成兄弟一样来对待。 今天的法国,“自由、平等、博爱”这三个词是连在一起说的。但事实上,“博爱”这个词,在法国大革命中被当做口号,要比“自由”和“平等”更晚一些,差不多要到“雅各宾派”当政的那个时期,而席里柯就恰好出生于这一时期。所以说,他的成长经历,跟博爱这一思想在法国的传播,是完全同步的。 而且,雅各宾派认为,相比自由和平等,博爱更是一种革命所具有的神圣使命和义务。这样你也就更能理解,席里柯当时画这幅作品的时候,是怀着一种使命感的。当然,也唯有把船上所有的平民,都看作跟自己的兄弟一样,才会产生这样的使命感。 在这里顺便说一句,画出《自由引导人民》的德拉克罗瓦,其实是席里柯的好朋友。据说他第一次看见这幅画的时候,就完全被点燃了。回家的时候,一路都在狂奔。而且他之后的绘画风格,也是受到这幅画很大影响的。 当时有位学者,在看完《梅杜莎之筏》后,他就说了一句:“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在这张木筏上。”这句话,真的是一语中的。 因为没有人是一座孤岛,今天发生在别人身上的事情,或许某一天也会轮到你。也正因如此,人类的同情心和同理心,有时甚至会跨越种族、阶级和文化,成为连接每个人的精神纽带。 尤其是法国,“博爱”这种精神,在这个国家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即便是在今天,它饱受难民问题的困扰,甚至屡次遭遇恐怖袭击,但在法国普通民众的心里,博爱仍然是一种最为基本和重要的价值观。 本讲小结 首先,这一讲我们讲到了“博爱”这个关键词,它的核心,其实就是人类的同情心和同理心。这一点,相信我们所有人都很容易理解。 《梅杜莎之筏》所描绘的,是法国19世纪的一场真实海难,席里柯怀着对遇难平民的同情之心,用艺术的方式来描绘灾难,唤起了所有观赏者的不忍之心。 第二,这幅画也是浪漫主义风格的作品,在画里,席里柯画出了彻底的绝望,但也描绘了希望的微光,你在看画的时候,也不要忽略这些。 本作品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转载请征求作者意见。擅自转载使用,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个性签名
教育不是打造一个“高级”的孩子,而是用最质朴的力量催生出一个更有力量的灵魂!
|
沙发
这样的作品有时候不太会欣赏
|
板凳
这样的作品有时候不太会欣赏 个性签名
教育不是打造一个“高级”的孩子,而是用最质朴的力量催生出一个更有力量的灵魂!
|
4#
这幅画印象不是很深的
|
5#
这幅画印象不是很深的 个性签名
教育不是打造一个“高级”的孩子,而是用最质朴的力量催生出一个更有力量的灵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