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快要阅读完这本书的时候,和躺在身边的儿子讨论:
“儿子,这句话你是怎么理解的?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 “妈妈这句话正的念和反的念都是一样的。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就是说虽然是你生下的孩子但他又不是你的孩子,他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是一个有独立思想的人。” 儿子说的多完整,对这句话领悟的很到位的。 “那孩子有自己的独立思想,如果在遇到了和父母的想法不一致或者有分歧的时候,那该怎么办呢?” 儿子此刻沉默了,因为我们现在的状态正处于这样的情况下不知所措。 其实儿子的解释还能透露出另外的一个观点,在儿子的心里还是能够感受到我作为生他的妈妈,对他这个个体是尊重的。我很高兴儿子可以读懂这句话,儿子回答不了我的提问,那我让他抽空也看看这本书,书中的九个故事能不能找到妈妈的影子或者他自己的共鸣点。 下面来介绍这本书的内容。 作者吴晓乐,台中人,台大法律系毕业,十八岁那年遇见第二位学生,相处经验太美好,从此开始在不同人家间奔走教书的生活。二十五岁时,她把故事逐一记录了下来。 从这番介绍上我们并不会感受到作者有什么不同,就是一个家教身份记录她家教遇到的不同学生的经历而已。《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出版后引发大讨论,公视还将书改编成了电视剧,同时在Netflix全球同步播出,一举冲上了日本人气剧集第一名。那么这本书到底为何会引发起这么大的共鸣呢? 我们从书中的推荐序中来自台湾 东华大学华文文学系副教授杨翠老师这里找到了答案:本书让我们感到了震动,因为他曾深深走进这些孩子的生命之中,与他们一起呼吸,一同吞吐这个世界的浊恶空气。。。。。。。这些故事,全都渗透她(作者)自身的灵魂,也因为渗透自身,这些故事才能打动我们。 所以在作者的序言里她写出了这么几句话: 没有一篇是普罗大众乐见的教育神话;没有一篇看了会感到喜悦;没有一篇看了心中不会乱糟糟的,甚至觉得烦。 这样的描述不足以让大家在没有看过内容就得到共鸣感。我也是在认真的阅读完全书后,将自己置身其中,故事中我看到自己的影子,看到了自己的内心挣扎,看到了孩子们为了迎合父母所展现出来的焦虑甚至是颓废,这不是我们所想要得到的结果,可结果就是这样的呈现在了我们的面前。共鸣感强烈的产生了,所以我不止一次的去阅读对我触动更深的故事。 说到这里,是不是特别想了解故事中的孩子和家庭里到底发生了些什么?又那么严重吗? 接下来继续分享书中的部分内容。 打开书你会看到分别有九幅画来诠释九个故事,不知道妈妈们会从这些图片里读到点什么。 先来看看这九幅图 图片中大家看到了笑容吗?除去一张带着假面具的笑脸之外,我们感知到的是压抑,悲伤,无助,迷茫,困惑,眼泪。我们和孩子的生活不应该是这样的啊?每一个生命来到我们身边的时候,我们的兴奋之情无论孩子长到多大都永远的留存在记忆里,可当初的那种喜悦感去哪儿呢?每一个父母都会有太多的理由为这个提问做出答案,或许也都会说到一句话:我都是为孩子好! 不会有人怀疑我们对孩子的爱,杨教授这样写到:每位母亲都用力过度,为孩子规划人生棋局,检视他们的落子方位与下期节奏,母亲的意志,嵌入孩子的每一颗棋子之中,让他们沉甸甸难以举棋。 第一幅图片画面出现的一直老虎,一只鸟笼,笼子里是一只看上去有点让人怜悯的小猫。作者给出的第一个故事的概括是:他不是笨,也不是迟钝,他不过是个吓坏的孩子。 《人子与猫的孩子》 简单讲解这个故事的梗概: 小主人公叫眼镜仔,妈妈第一次见到家教老师说的是这样的一番话:老师,我跟你说,我这个孩子就是笨,做什么事情就是慢,怎么教都教不会,之前的老师都放弃了。你是他第十个还是第十一个家教,我这次再没效,我就一个老师也不给他请了,放他自生自灭。我儿子如果不乖,或者题目写错,你就用力给他打下去,孩子有错, 就是要教育,我不是那种小孩子被打就反应过度的妈妈。 从头到尾,眼镜仔只是静静地坐在一旁,弯腰驼背,几乎无声地呼吸这。他的反应,仿佛这场对话与他无关,他是局外人。 “妈妈跟之前的每一个家教建议,只要我犯错,就打下去,我再犯错,就再打下去。多打基础我就会记得不要再犯相同的错了。不过,我好像真的很笨,被打这么多次,还是常犯一样的错。上一个家教是个男的,打人很用力,我很怕他,最后他还是辞职了,和妈妈抱怨,我打你儿子打得都累了。” 眼镜仔身体抖了一下,继续说:“哪个家教走后,妈妈对我发飙,她说我很笨,很没用,没人愿意教我,害她必须要一直找老师。” 再来看下一个情节片段。 眼镜仔妈妈在家附近看到了被遗弃的几只小猫,非常爱怜地抱回了家。他小心翼翼地,屏气凝神的把小家伙一一捧在掌心,一点一点的拭去小猫身上的水汽,过程中她的手指轻微地颤抖着。她把小猫放在桌子上,两指轻轻撑住小猫的上半身,让小猫保持坐姿,在妈妈的温温地手掌中,小猫吸食着奶水。喂食完毕后,妈妈温柔地擦干它们的嘴角,轻手轻脚地放回她精心布置的窝,窝底下铺着电热毯。 相信妈妈们一定可以在阅读这段文字描述的时候,脑子会浮现出场景,严厉的凶巴巴的妈妈,对老师的一番话语,句句都是对自己儿子的不满和愤怒;而面对小猫的时候,变成了一个温柔的妈妈,可爱的小猫仿佛成了她的孩子。 作者在经历了两种不同的场景后得出了这样的一段感受:猫的孩子不用读书,只需要好好地吃,安稳地睡,猫咪长大也没有人举办考试,所以妈妈可以这么温柔地疼爱一群和她没有血缘不曾怀胎十月生下的小家伙。 眼睛仔的故事暂且就讲到这里,他的父母很爱他,而他们的爱很正常。眼镜仔的妈妈说会把他送到美国去,不知道这个孩子的现状是什么了。 九个故事,在怪兽家长的背后,不过是站着一个胆怯的,害怕犯错的人! 其实在整个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作为父母的我们,也有 太多的委屈和苦恼,而这些烦恼是跟着角色的变化而改变了。没有当妈妈和爸爸的时候,我们是不知道自己孕育的孩子是个什么样子的,我们期盼,我们兴奋;可做了父母后呢我们没有经验,我们还是一个普通的人,这条路上做父母的我们也有纠结和迷茫的时候,所有的成败都是孩子邦在了一起。这难道有错吗?! 我的内心很复杂的,自己置身在育儿的路上,现在越来越感觉到艰难了。在看过了故事里的每一个孩子的家庭和他们的思想,再联系到自己的儿子,细细消化作者的结尾说到的那些话:好好想想,把小孩带到这个世界的初衷。最初,我们要的只是孩子健康,快乐,最后我们的期待却无限制地扩张开来,于是伤害就无可避免,我们也失去了凝视孩子的初衷,曾经的某个时刻,我们光是触摸小孩柔软的掌心就满足不已。 我要让自己的初衷重新回到原地:只有他快乐就好!前行的路上我要不断的提醒,提醒再提醒,看看故事中的每一个小主人公的故事,一定会起到告诫我的作用的。 因为我们需要正确地去爱不属于我们的孩子。 本作品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转载请征求作者意见。擅自转载使用,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个性签名
教育不是打造一个“高级”的孩子,而是用最质朴的力量催生出一个更有力量的灵魂!
|
沙发
挺沉重的话题
|
板凳
挺沉重的话题 个性签名
教育不是打造一个“高级”的孩子,而是用最质朴的力量催生出一个更有力量的灵魂!
|
4#
看后也是百感交集,父母们都过猛了可能
|
5#
这些画面看着就心情不美
|
6#
看后也是百感交集,父母们都过猛了可能 个性签名
教育不是打造一个“高级”的孩子,而是用最质朴的力量催生出一个更有力量的灵魂!
|
7#
这些画面看着就心情不美 个性签名
教育不是打造一个“高级”的孩子,而是用最质朴的力量催生出一个更有力量的灵魂!
|
8#
你家孩子棒棒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