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前不久,看过一本育儿书《你的亲子关系价值千万》深有感触,只是在和孩子相处过程中,我越是想牢牢抓住亲子关系越是住不住,亲子关系就犹如手里紧握的细沙会从指缝间慢慢滑落。比如今天在辅导孩子做作业时,老师让孩子们说一个勇敢的故事,并上传语音,孩子以不会讲故事为由,拖到了晚饭时间。其间我推荐了一篇故事,让他读通顺,他也不干,于是我火了,给他下了最后通牒,“你讲别的故事也行,但只给你十分钟时间酝酿,如果不交,就等着明天挨批吧!”
仔细想想是我做得不够多?不够好吗? 不是! 实际上,我为了孩子的作业,做得太多他应该自己动脑的事,甚至是越俎代庖了,让孩子对我有了深深的依赖。结果孩子就认定了我会帮他处理,然后就一直拖沓。最后十分钟过去了,孩子依旧没有提交作业,爸爸看不下去了,上来直接吼,甚至是拿尺子准备开打。哎~ 为了作业,我们和孩子的距离又一次变远了…… 不可否认,我和孩子爸都是希望孩子能够认真对待学习,但孩子接收到讯息却有变差,这主要是反应在我们的行动以及语言上。也就是说亲子关系的构建一方面源于看得见的动作,另一方面源于看不见的感受,而感受又是比较隐晦的部分,每个人的感情表露如同冰山一角,内隐的才是最真实的状态! 怎样处理亲子关系才是正确的呢? 相信这个话题在不少育儿书上都有讨论过,但这本由顾亚亮和史欣娟合著的《非暴力亲子沟通》却让我明白了暴力亲子沟通不仅是打骂等体罚手段,更可怕的是语言暴力。说出去的话,泼出去的水,对孩子说话一定要三思呀,因为语言才是构建亲子关系的基础。孩子从出生那一刻,就在不停地接收着周围的声音,他们通过声音不断地学习,进步,成长,但对他们来说最重要的声音就是——父母的语言! 对于不少孩子而言,当他们懂事后,父母的语言就变得十分苛刻,话语里不在有嘘寒问暖的温情,而是直接对人对事的评价、评判、责备、比较。正是这些冰如霜雪的语言暴力拉开了亲子间的距离,使得家长和孩子站在了对立面! 相信也有不少新手爸妈试图超越原生家庭的语言模式,但是当遇到亲子问题时,除了沿用自己父母当年的吼叫大骂,似乎也别无他法。原因就是自己在童年时没有储备正确处理父母关系的方式,所以只能复制原生家庭的,这其实是件很可悲的事。 这本《非暴力亲子沟通》的书通过各种案例旨在纠正亲子关系中的语言暴力,并且配有八周训练手册,旨在帮助家长通过有针对性的训练,去学习观察,让孩子感受你的爱;了解你和孩子对于事件的感受;明白双方的需求,学会耐心的倾听和正确的表达;确定你对孩子的期望,通过沟通引导孩子迈向目标,同时鼓励孩子自主选择,用爱的情绪表达;视孩子为独立个体,共同寻找满足需要的方法,让孩子学会独立! 本作品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转载请征求作者意见。擅自转载使用,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评分记录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共1条评分记录 |
沙发
爱之深责之切,很多时候可能也是爱的过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