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文 | 红妆 · 十点读书签约作者
人间四月,芳菲尽。
1972年的四月,阴雨连绵不断,雨水打在凋零的樱花上,一地残花败叶。
16日下午6点,玛丽娜公寓4楼,一个清瘦如柴的老人一口饮尽酒杯中的威士忌,平静地躺到舆洗室的棉被上,从煤气炉上引过煤气管子,放入口中,缓缓闭上了双眼。
这天夜里,一个令人悲痛的消息从玛丽娜公寓传出,在极短的时间里就传遍了全日本、全世界:
川端康成口含煤气管自杀身亡。
凌晨四点醒来,发现海棠花未眠……如果说,一朵花很美,那么我有时就会不由地自语道:要活下去!
多少人曾从这句“凌晨四点醒来,发现海棠花未眠”里找到了要活下去的勇气。
这世间的海棠花依旧很美,可惜,这个善良的男人,已经不愿意再活下去。
口含煤气管,决然离世,未留下只字遗书。
正应了他在1962年说过的那句话:
“自杀而无遗书,是最好不过的了。无言的死,就是无限的活。”
少年:参加葬礼的名人
1899年,一个文学大师辈出的年代。
那一年,在三个不同的国家,诞生了三个伟大的作家:
中国的老舍;
美国的海明威;
还有日本的川端康成。
1899年6月14日,日本大阪荣吉家传出一阵新生儿的啼哭声:川端康成就这样诞生了。
新生命的到来,给这个家庭带来了无限的希望和欢乐。
那时候的川端康成,有疼爱他的父母,有爱护他的姐姐,有一个完满而幸福的家庭。然而,两岁的他对于这一切并无印象。
正如川端康成自己所说:“我苦思冥想,也无法想象出来……他们健在的情形,我也全无记忆了。”
不能怪他冷心冷情——在他出生的第二年,父亲荣吉就因患肺结核病离开了人世,母亲也因侍候父亲染上了肺结核,在回到乡下的第二年,就追随丈夫离去了。
两岁丧父,三岁丧母,父母双亡对川端康成的影响极大,他曾在《致父母的信》一文中写道:“深深刻入我幼小心灵的,便是对疾病和夭折的恐惧。”
母亲亡故后,年老的祖父母收养了年仅三岁的川端康成。
那段时间,或许就是他一生中最快乐的时光吧:
与姐姐一起上树抓鸟、下河摸鱼,然后一身泥泞地回到家,冲个热水澡,美美地睡上一觉;
跟着祖父在田埂上、河岸上、山冈上或蹲或躺,看数只蚂蚁背着蜻蜓的尸体入洞;
听祖母讲那些古老的故事,桌子上摆着紫菜饭团,一边慢慢吃着,一边感叹故事的精彩;
……
家人闲坐,灯火可亲。
这一切,若能长久,该多好!
然而,偏偏天不遂人愿,生活中的变故还是接踵而至:
7岁那年,无比疼爱他的祖母意外离世;
10岁那年,惟一的姐姐也弃他而去;
15岁时,最后一位亲人——祖父也身患重病,不久就辞别人世了。
至此,川端康成在这世间的所有至亲,皆离他而去,他成了“参加葬礼的名人”。
读过《雪国》《古都》《千只鹤》,也曾为《伊豆的舞女》而感伤不已,但真正让我喜欢上川端康成的,却是他的短篇小说《参加葬礼的名人》。
《参加葬礼的名人》写的是川端康成对过去的追忆,在这追忆里,他始终抱着一种感恩、知足的态度来面对童年的孤独与亲人的离去:
在他的笔下,寄人篱下的悲凉成了“我无论到哪家,他们都很欢迎我,不是说‘你来了’,而是说‘你回来了’”的温暖;
我心里想到:自己是丧主,临出殡前,这样失态,一来对不起大家,二来会引起一些骚乱”代替了祖父亡故的悲痛;在那些哀痛欲绝的日子里,他竟然还不忘调侃自己——“我终于成了参加葬礼的名人。
没有人间不值得的愤懑、没有怒问苍天为何如此不公的责怪、也没有对世事无常命运弄人的厌恨。
这个善良的男人只是默默地承受着哀伤,玩味着哀伤,不怨、不怪、不恨,孤独地、决绝地向前走去。
青年:“千代”的名人
有人说:“越是在原生家庭里缺爱的人,越渴望在家庭以外的地方得到爱”。
这话放在川端康成身上也同样适用:
他自幼就失去了来自家的温暖和爱,所以他比别人更渴望得到一份具体而充实的爱来抵偿原生家庭里缺失的爱,表现在他身上就是对爱情如饥似渴的追求。
他曾经说过:“我没有幸福的理想,恋爱因而便超过一切,成为我的命根子”。
而谈起川端康成的爱情,必然少不了提及他生命中遇到的四个“千代”:
第一个“千代”名叫山本千代,其父生前曾在川端康成的祖父刚刚故去时为难过他,或许是心中愧疚,所以临终之前叮嘱女儿还给他五十元以谢罪。
千代根据父亲遗言送还给川端康成五十元,并欢迎他到家中作客,说:“你就把我的家看作是你自己的家吧。随时都可以来!”
这话让孑然一身、无依无靠的川端康成心头涌上一股暖流,一丝感情的涟漪也荡漾开来。
但后来却发现千代只是出于礼貌,别无他意。无意搅扰他人生活的川端康成也就慢慢收回自己的感情了。
第二个“千代”,就是伊豆舞女千代。
1918 年,川端康成离开繁荣的城市,去往景色瑰奇的伊豆半岛游玩,途中偶遇一舞女。只是命运弄人——这个舞女也叫“千代”。
一连几天,他都与舞女千代不期而遇。
“这就是宿命吗?”他自嘲。
这种宿命感让他不由自主地跟着舞女千代,路上他听到她跟同伴谈及自己,说:“他是个好人”。
川端康成第一次被人这样平等相待,心中便对她萌生了朦胧的爱意。
但舞女千代回到家乡之后不久,就随其父母经营家业去了。
1926年,为了怀念与舞女千代之间的纯真情感,他发表了代表作之一《伊豆的舞女》。
他说:“从此以后,她就像一颗彗星的尾巴,一直在我的记忆中不停地闪流。”
当川端康成遇到第三个“千代”时,他产生了一种千代咒缚的宿命感——他爱上了一个酒馆的女招待,结果却惊闻她也叫“千代”。
后来因为这个“千代”已经有了未婚夫,不愿破坏别人感情的川端康成便停止了对她的追求。
物有偶然,事有凑巧。1920 年,川端康成与第四个“千代”——伊藤千代相识、相恋。
一次极为偶然的机会,他同伊藤千代相识,两人惺惺相惜,陷入热恋的川端康成沉醉在难得的幸福里,甚至,与千代订下婚约,想与其走向婚姻。
却未曾到,这段感情再次以失败结尾——1921年11 月7 日,伊藤千代给川端康成写了这样一封信:
我虽然同你已经结下海誓山盟,但是我发生了“非常”的情况,我绝对不能告诉你,请你就当这个世界上没有我这个人吧!
这一“非常”事件之后两年,关东大地震,15万人丧生,200多万人无家可归,几乎大半个东京都被熊熊的火舌所吞噬。
在这时,川端康成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伊藤千代,担心她能否逃过这一劫难。
对于这个破坏婚约离开他的女人,他仍心存善意,天天带着水壶和饼干沿街寻她,并说:“她即使这样破坏了婚约,我还是希望她能平安”。
赤子之心,令人动容。
这世间能有多少人能做到在一起时珍爱、分开后依旧愿对方安好呢?
我不知道。但是,川端康成一定是其中一个。
晚年:自杀的名人
时间转瞬间到了1968年10月17日。
庄严肃穆的瑞典文学院典礼大厅内,瑞典皇家文学院常务理事、诺贝尔文学奖评选委员会主席安德斯·奥斯特林刚宣布了本届诺贝尔文学奖的得主——日本作家川端康成。
大厅内顿时掌声如沸,在这经久不息的掌声和祝福声中,一位清瘦如柴的白发老人缓步走上领奖台去。
老人银白的发丝一丝不乱,全部往后梳起,这就是诺贝尔获奖作品《雪国》、《古都》、《千只鹤》的作者——川端康成。
与诺贝尔文学奖同来的,还有蜂拥而来的拜访者、祝贺者、采访者,各界名流陆续到来,家里被层层包围,水泄不通——空前绝后的热闹。
面对数不清的记者和麦克风,川端康成突然就有点迷茫了:“这一切是我想要的吗?”
盛名带来的关注与掌声,让他苦恼不已,也让他开始思考生命存在的意义所在。
1970年,川端康成的好友三岛由纪夫自杀后,他被准许进入现场,出来后,他自言自语:“三岛君,你不应该死在这里,应该是我死在这里。”
一语成谶。
1972年,川端康成口含煤气管自杀身亡。
《雪国》中有这样一句话:
一个人如果死得快乐,如果认为死是一种恒久的解脱,世人就不应为他叹息,因为快乐的死亡总好过灵魂里面最深层次的疼痛,有朝一日,对生命也心不在焉了。死亡是极致的美丽,死亡等于拒绝一切理解。
虽然这不正确,但这或许这就是他选择自杀的原因吧——为了解脱。
三岛由纪夫说:
“人这东西,一旦钻在美里不出来,势必不知不觉撞进世间最为黑暗的思路。”
中国的老舍、美国的海明威、日本的川端康成,他们三人同生于1899年,最终又都选择了用同一种方式结束自己的人生旅途。
伟大的作家能更深刻地感知时代的命运,但有时候,却无法把控自己的人生。
川端康成就是如此。
“穿过县界长长的隧道,便是雪国。”
而穿过这苦难重重的人生,便是天国。
他一定是去了天国吧,那里美好、宁静,充满了爱与被爱;
那里有他的父母、姐姐、祖父母;那里有他穷尽一生也未曾得到过的温暖与爱。
愿这个在人世间从未感受过温暖的善良人,能在天国找到属于他的光明与爱。 本作品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转载请征求作者意见。擅自转载使用,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
沙发
感谢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