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您的位置:首页 > 育儿论坛 > 美食旅游 > 游记攻略 > 2023河南(四)——洛阳博物馆,一眼千年

2023河南(四)——洛阳博物馆,一眼千年

跳转到指定楼层回复数:13  |  浏览数:1885
楼主
发表于 2023-02-07 21:05
只看该作者
       洛阳博物馆,是我们洛阳最后一天的行程。前一天猛二哥说,天气预报明天有雪,万一高速路况不好,咱们回家吧。二里头遗址博物馆我们去了,天子驾六博物馆去了,大运河文化博物馆我们也去了,洛阳有特色的博物馆我们基本都走了一圈,洛博不去了?我稍稍犹豫了一下。但是,想起在大运河文化博物馆里辛老师和周公庙里雷老师给我们推荐的洛博的五都荟洛,觉得还是有必要去一次,整体的系统的了解一下洛阳的生生世世。





       上午9点多,我们到达洛阳博物馆。不得不表扬,这是我们洛阳行出发最早,准时到达目的地的一天。洛阳博物馆建筑外形如方鼎屹立,寓意“定鼎洛阳”。博物馆门口这根高大的柱子,是根据相关史料设计建造的。天枢,是武则天的纪功柱。寓意“天下中枢”,也是北斗七星的首星,是武周盛世的标志、世界中心的象征。全称为“大周万国颂德天枢”,是武周帝国屹立于世界之巅,统领万国、协和万邦的见证。本以为我们来的够早了。但是莫道君行早,更有早来人。我们停好车,找到入口,检票入场后,直奔服务台,想请个讲解。可能洛阳疫情刚刚好转,很多人都在休息中。一二百块钱一次的讲解员全部不在岗——我前面的一拨人刚刚把博物馆最后一个讲解员请走了。




   

      对于服务台小姐姐可以租讲解器的建议,我马上否定了。讲解器我们用过很多次,简单简洁生硬无味。好吧,我们就自己看吧。自己看有自己看的好处,比如节奏可以自己控制,因为我们慢悠悠的节奏,等到十一二点大部队上来的时候,尤其在珍宝馆,我们遇到了一波又一波的社会讲解员。听了几波讲解后,我甚至可以比较每位讲解员的知识储备,讲解水平,敬业态度。





      洛阳博物馆是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也是中国地方性的综合历史博物馆,更是洛阳地区唯一的一座综合性历史博物馆。 馆藏文物40多万余件,展出文物1.1万余件 。洛博的展品数量、质量,也是可圈可点,尤其是想了解洛阳博大精深的文化历史,洛阳博物馆还是应该停留的。





           洛阳博物馆按历史分期和朝代顺序分几个展室,陈列着上自50万年前,下至明清历朝的2000多件文物,其中许多属国家文物中心的精品,形象地反映了洛阳经济,政治、文化发生和发展的历史。此外馆内还设有“宫廷艺术珍品”展室,展出帝后御物40万件。史前时期、夏商时期、两周时期、汉魏时期、隋唐宋时期等等各个时代的文物都静静的安置在展柜里,等待游客去了解它背后的故事。



      一件件文物看过来,越发感叹洛阳历史悠久,底蕴深厚:洛阳有5000多年的文明史,4000多年的城市史,1500多年的建都史;洛阳是华夏文明的发源地之一,丝绸之路的东起点,隋唐大运河的中心,历史上先后有十三个王朝在洛阳建都,105位皇帝在洛阳指点江山。





        洛阳是中华文化的读本。史学考证知,文明首萌于此,道学肇始于此,儒学渊源于此,经学兴盛于此,佛学首传于此,玄学形成于此,理学寻源于此。圣贤云集,人文荟萃。洛阳还是姓氏主根,客家之根~~~~~~



       对于有着如此悠久文明的城市,我是越了解,越叹服。文物会说话,会讲故事,只是需要你做够足够的功课。否则,什么样的博物馆,对匆匆打卡的游客来说,只是走马观花的到此一游。
      
     洛阳博物馆并不大,二层的珍宝馆特别推荐。洛博的镇馆之宝都在二层珍宝馆,小小的空间,方便游客细细品味。

曹魏白玉杯

         
   
      1956年,洛阳矿山机器厂在涧西搞基建期间,发现了一座古代墓葬,可惜的是,这个墓葬曾被盗扰,所剩文物无几。令人惊喜的是,专家们在墓前室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发现了平平无奇被泥土包裹的杯子——洛阳博物馆今日的镇馆之宝之一的曹魏白玉杯。因与其一起出土的铁帷帐钩上刻铭文“正史八年”,由此确定这个白玉杯是曹魏时期的器物。

         白玉杯高11.8厘米,口径5.2厘米,底径4厘米。白玉杯采用新疆优质和田玉雕琢而成,玉质细腻温润,通体洁白,完美无瑕,杯身抛光极好。如果不是知道这是出土文物,根本不能想象,它曾经在地下沉睡千年。仿佛,那就是一只刚刚雕琢出品的的艺术品,看到它你就能体会到什么叫美玉天成,熠熠生辉。

      玉雕师中有句行话叫“方易圆难”,玉杯又是玉器中最难雕琢的器物。这个白玉杯杯身呈圆筒形,直口,深直腹,整体线条流畅,无任何雕饰。古朴大气的白玉杯反应了当时顶尖玉雕大师的高超技艺。如此“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形制,除了与和田玉温润而泽、“扣之其声清越以长,其终细然”的美好品质相符,同时也与曹魏时期极为推崇的社会风气相吻合。

       汉代人崇信“事死如事生”,厚葬之风盛行。但是经过汉末动乱、群雄混战,社会经济凋敝,且厚葬易遭盗贼盗取,曹操曹丕倡导薄葬,社会风气崇尚朴素自然。白玉杯的朴素形制也是依托这一社会现象而生的。同时,因为薄葬理念的提倡,曹魏时期出土的文物更加稀少,如白玉杯这一珍贵的器物更是少之又少。
      
       我第一看见白玉杯就觉得哪里不对,细品之下,是白玉杯的造型不是我印象中的中原器物的形象,不是我们中国本土酒杯的造型。洛阳是丝绸之路的东起点,这个白玉杯的造型明显的受到丝绸之路西域文化的影响,类似盛装葡萄酒的器具。早在曹魏时期,葡萄和葡萄酒已经在社会上开始流传了。“葡萄美酒夜光杯”,曹魏王朝时期丝绸之路一直繁盛不断,中原与西域文化交融促进,白玉杯的造型就是这一时期的真实写照。

我家小百科补充:

       葡萄一直到唐前期都是非常珍贵的水果,不仅价格昂贵,而且有价无市,老百姓根本买不到,都是特权阶级才能拥有的。很多人得到了葡萄后,都会把葡萄当做好礼转送出去;直到宋,葡萄作为普通水果才“飞入寻常百姓家”。


唐三彩黑釉马


   
     唐三彩,唐时陪葬的明器。基本色彩有黄、绿、白三色,但是唐三彩绝对不是只有三色,各种颜色组合都非常多。铅黄、绿、青三彩也非常普遍。有的唐三彩是单彩,有的是二彩,还有更多器物有很复杂的多彩。"三彩"是多彩的意思,并不专指三种颜色。

      唐三彩最早、最多出土于洛阳,故有“洛阳唐三彩”之称。洛阳出土的唐三彩系本地烧造,一则因为洛阳市北的邙山就有生产唐三彩的原料--白色高岭土,则因为距离洛阳不远的巩义市发现了烧制唐三彩器的窑址,发现了丰富的窑具、模具和三彩器等,充分证明了唐代陶器烧造技术方面的先导地位。

      唐三彩的造型丰富多彩,一般可以分为生活用具、模型、人物、动物四大类,而其中尤以动物居多,我们看到比较多的唐三彩造像就是马、骆驼、各种人物,人物中胡人士兵、歌舞伎都非常多,这些都跟唐代的丝绸之路发达,对外经济贸易繁盛有关。

      唐三彩在中华大地上数不胜数,为什么洛博的这件唐三彩特别珍贵,能成为洛博的镇馆之宝呢?

     唐朝初年,丝绸之路上的粟特人的族群,历史上的昭武九姓,其中有一个小国叫安国。安国长期受到突厥的压制,他们在首领的带领下,举族西迁,来到了大唐。大唐王朝用开放包容的姿态接纳了他们,给他们很好的安置,居有定所,劳有所得。他们的首领,安菩父子被封为“定远将军”,相当于五品京官。贞观初年,北部边境发生了战乱,安菩受到朝廷的征召,到北部边境应战。安菩作战勇猛,“一以当千,横扫蜂飞之众”,立下了赫赫战功。安菩去世后,葬在长安。后安菩的夫人何氏在洛阳去世,安菩的孩子就把安菩的遗骨从长安迁到洛阳,与夫人合葬。唐三彩黑釉马就是安菩幕的陪葬品。

      这匹唐三彩黑釉马,高73、长84厘米,四足挺立,头颈上昂,眼视前方。全身黑色,唯马面、鬃、背、尾、蹄为白色,间施酱黄色花斑,马鞍鞯为绿、黄、白三色相间,背垫褐色釉的革带为饰,革带系绿色或棕色的圆形骑马浮雕垂饰15枚。在唐三彩中实属罕见,是文献中"龙种神驹,四蹄踏雪"的艺术再现。并且膘肥雄浑,造型雄健有力,鞍鞯俱全,体态雄健,气势雄伟,色泽质感及姿势神态均取得了力与美的和谐统一,华丽的装饰与黑色相配更加显得醒目明快,处处都透出一种内在的、真实的美。


      黑釉马在造型上遵循着"圆方圆"的传统构成法则,它四足挺立,头小,领长,膘肥体壮,结构准确,骨肉均匀,色彩纯正。马的身体看起来很肥壮,但腿部细长,着力于肌腱和骨骼的表现,正是这骨与肉的变化对比,使得它浑圆而不臃肿,矫健而不失俊雅。
        
      黑釉,是用紫色、褐色的釉料反复涂刷,层层覆盖,经过窑变,中间要经历很大的不可确定性才能烧制而成,所以黑釉才更显珍贵。
   
     我听到有讲解员说,黑釉的工艺到现在都不知道是怎么烧制出来的,没有被工匠掌握,纯属胡说八道。走过的地方多了,看到这种不负责任的讲解员实在是太多了,这个还不算太离谱的。明显的都是误人子弟。可能是曾经当过老师的职业病吧,看不得这样误人子弟的“讲解”。

       黑釉唐三彩马在中国一共出土了两件,一件是70年代出土于洛阳关林唐幕,现藏于国家博物馆,另外一件就是洛博这件。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完美的造型,高贵的气质,黑釉马体现了泱泱大唐帝国的风范,是唐代艺术美的典型,这跨越千年而不朽的艺术佳作,将大唐盛世的欣欣向荣凝固在了永恒的瞬间。

       我家小百科问大家,大家欣赏唐三彩时候有没有观察过,唐三彩人物的脸基本上都是素色的?为什么呢?

清代金丝楠木塔



     1973年,柬埔寨西哈努克亲王拜谒洛阳白马寺。周恩来总理特批将原藏于故宫慈宁宫(清康熙帝祖母孝庄文皇后居住的大佛堂)2300多件(套)佛教文物,故宫陈设家具等调拨洛阳。这些佛教文物多数是清朝各地进贡之品。这座金丝楠木塔就是乾隆为其母七十大寿建造的佛塔,现是洛阳博物馆的另外一件镇馆之宝,其珍贵性体现在精美的制作工艺和珍惜的用料上。

     先说说金丝楠木塔的工艺。塔最早出现于古印度孔雀王朝,是阿育王为供奉佛祖释迦摩尼的舍利而用,后来发展成为带有东方特色的传统建筑形式。金丝楠木塔为仿阁楼式多宝塔,高6米,重4吨,为3层八角攒尖顶式宝塔,周身304个佛龛,每个龛中供奉一座鎏金菩萨,佛龛四周均装饰有雕刻精美的缠枝莲花纹。304尊佛像形态各异,找不到两个完全相同的。整座佛塔采用榫卯结构,不用一根铁钉,堪称佛教艺术中的珍品。

      金丝楠木塔采用镂刻工艺制成。塔座和塔身均装饰有精美的纹饰,纹饰皆采用浮雕手法。通塔比例匀称,造型富丽,层次多变,雕刻手法精细,反映了清代高超的工艺水平和鲜明的时代特色。

      除了木塔本身精美的雕刻工艺,塔身的材质也极为难得珍稀。木料采用了中国历代宫廷御用的名贵木材——金丝楠木。 金丝楠木是中国特有的木种,树木中含有的树胶经过氧化后就会产生大量的结晶。这些结晶在太阳光下闪闪发光,木纹呈金丝光泽,奇美异常,生长周期长,有皇帝木的别称。

      金丝楠木是中国特有的木种,树木中含有的树胶经过氧化后就会产生大量的结晶。这些结晶在太阳光下闪闪发光,历朝历代都是皇室专用。目前,国内保存最为著名的明代金丝楠木,当数故宫左侧太庙享殿中的68根立柱,至今保存完好。清代重修故宫太和殿时,成材的金丝楠木已经无处寻觅,才改用松木代替。

     民间一直有个有趣的传说:乾隆时无金丝楠木可用,所以他借修缮明陵的机会,拆大改小,盗取了明成祖朱棣陵墓中的金丝楠木,来制作自己的棺材,足见其珍贵性。

      北京到洛阳八百公里,金丝楠木塔如此大力量的器物是如何运输的吗?答案是先将金丝楠木佛塔像拆积木一样拆卸开来,到了洛阳之后在像搭积木一样重新组合起来。

        我家小百科补充:洛阳博物馆金丝楠木塔上面开了个天窗,意为“通天塔”。

东汉石辟邪

      1992年12月在汉光武帝陵南一公里处的油坊街村挖水渠时挖出,石辟邪雕刻精美,造型伟岸,前所未有,它昂首挺胸,步履矫健,那充满自信而豪迈之势,给人一种强烈的阳刚之美。石辟邪重量达8吨多,是汉代的青石雕刻,为中国目前最大的石辟邪。

辟邪是汉代居民常用的随葬俑之一。他们相信,在墓中只要放一个辟邪,那么死者就不会受到恶鬼的骚扰。由于辟邪的功能主要是下鬼,形象都是比较凶猛的。这件东汉石辟邪昂首、张口、怒目,尾撑地,四蹄下伏,整个姿态作跃起状。造型生动、雄壮,充分表现了东汉匠人的丰富想象能力和简洁明快的艺术感染力。


      我跟小百科讨论了一下,这个石辟邪的翅膀为什么这么短小,跟身体不成比例。

    小百科给我分析了一下:石辟邪作为镇墓兽,都是少了一个部件的。因为,镇墓兽的工作很辛苦,少了点部件,它就不能离开工作岗位了。谁也不是心甘情愿当社畜的。这个石辟邪的翅膀做的这么短小,她分析就是为了防止镇墓兽飞起来。那么短小的翅膀带不动那么沉重的身躯,所以它只能安心工作了。我认为小百科分析的有道理,必须点赞。


     除了上面四件国宝,洛阳博物馆原来还有一件夏代的乳丁纹铜爵也是镇馆之宝。不过后来二里头遗址博物馆开馆了,这件乳丁纹铜爵就转到二里头博物馆了。我们在二里头看到了,另外开篇。

      
      除了这五件镇馆之宝,洛阳博物馆的很多东西文物我也很喜欢。

   错金银铜鼎


      
       错金银铜鼎来自遥远的战国时代。其鼎身带盖,身盖合成扁圆球形,盖作拱顶,上有铺首鼻钮,口沿先有短管流,两侧为附耳,三蹄足。全身装饰错金银四瓣花纹、三角云纹。整个鼎布局匀称和谐,纹样图案对称、工整。四瓣花纹非常罕见,铺首鼻钮也很少见。给人以强烈的艺术感染力。错金银对称和谐,装饰华丽,造型精巧玲珑,是战国时期错金银工艺的典型,是一件美学价值极高的艺术品。


  西周兽面方鼎


   

    洛博收藏牛首兽面纹铜方鼎高36里面,长33厘米,口宽25厘米。收藏夹有“一方顶十圆”之说。方鼎只有高等级贵族才可以拥有,目前出土数量很少。洛阳博物馆这件西周兽面鼎体型较大,造型俊美,铸作精美,有王者威仪之气。该鼎直腹,立耳,柱足,四面腹部正中和鼎足上部,浅浮雕和高浮雕交相使用,通体以细致的云雷纹陪衬饕餮纹,装饰复杂而精巧。特别是其方腹四面均 浮雕醒目的牛角形兽面,牛角锐利飞扬,巨眼凝视,阔口怒张,在青铜色泽的衬托下,充满神秘感,仿佛在积聚着无限的能量,瞬间就会迸发出凶猛的咆哮。洛阳人民管这个鼎叫“洛阳鼎”,洛阳城里面有很多地方都有这个西周兽面纹鼎的造像形象。

   

   金银平脱花鸟铜镜



“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应。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


铜镜,起于秦,止于清。洛博的这件金银平脱花鸟铜镜,是唐朝贵族给女儿的一件嫁妆。


金银平脱是一种工艺美术技法,金银平脱器在我国古代工艺史上首见于汉代。它是利用金银片延展性良好的特点,将金银捶打成极薄的箔片,修剪成各种花鸟鱼虫的图形,用大漆粘合在高边素面镜的背上。再用特殊的漆覆盖,细加研磨,直至金银片纹脱露于平面,此时金银纹饰与漆底完全相平,推光之后就成为了精美的金银平脱器物。它是金银片与铜镜合璧的新工艺品。金银平脱镜的制作耗费巨大的工力财力,在唐时即被视为绝等之作,是贵重的奢侈品。在当时便被视为一种绝等奇作,称之为淫巧之器,往往作为皇帝赏赐重臣亲信和赠送外来宾客的御赐品。


史书记载杨贵妃曾经金银平脱器物赐给安禄山。唐后期,国力衰弱,唐肃宗、代宗曾先后两次下诏禁止制作平脱、宝钿饰物。此后,金银平脱镜的制作逐渐衰落减少,到宋代几乎绝迹。


洛博的这面花鸟平脱铜镜可以说是花团锦簇,镜钮四周,是银箔剪成的四朵菊花花蕾,外围花鸟围绕,富丽堂皇。能够拥有这样嫁妆的女子,肯定是非富即贵,不知道她的人生是否如这面铜镜一样花团锦簇。想起前两天我们步行去隋唐大运河博物馆,猛二哥看见路边停着的小小的电动汽车,曾经说,将来可以买一辆这样的车给闺女当嫁妆。哈哈,我也觉得小小电动车做嫁妆挺好。


我家小百科让我写上一笔:我们看到的是铜镜的反面,铜镜的正面是可以照人的。


不写了,洛阳博物馆虽然不大,但是展品还是很有特色的。有时间大家一定去洛阳博物馆看看。离开洛博之前,我又一次来到常展的入口,看了又看洛阳城的五都荟洛。图片中从左到右分别是:





周王城   隋唐洛阳城   汉魏洛阳城   二里头遗址   偃师商城  


不知道你游走在洛阳城的时候,脚下踩着的土地曾经是哪个朝代的王城?忽然间就明白了一点点司马光在反对王安石变法未果的背景下退居洛阳,在邙山之上,伊河之滨发出的感慨——“古今多少兴费事,请君只看洛阳城”。


                                                   (完)


本作品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转载请征求作者意见。擅自转载使用,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沙发
发表于 2023-02-07 21:34
只看该作者
佩服,每次出游做攻略写收获,赞
板凳
发表于 2023-02-08 14:06
只看该作者
洛阳的博物馆可真多啊
4#
发表于 2023-02-09 08:36
只看该作者
亲介绍的真详细呢。
个性签名
5#
发表于 2023-02-09 20:44
只看该作者
回复 2# 就要快乐

是吧,我的时间都用来做攻略,写总结了。所以每次的出行质量都比较高。
6#
发表于 2023-02-09 20:45
只看该作者
回复 3# guiguiookeke

据说洛阳好像有102家博物馆,另外大同虽然地方不大,博物馆也是遍地开花
7#
发表于 2023-02-09 20:46
只看该作者
回复 4# 小淼儿

都是花了很多时间,精力整理出来的,心血啊。
8#
发表于 2023-02-17 10:08
只看该作者
2015年我们去洛阳的时候只去了龙门石窟,白马寺都来不及去了
9#
发表于 2023-02-19 00:46
只看该作者
带孩子涨知识的地方
10#
发表于 2023-02-19 12:33
只看该作者
回复 8# 姗儿宝贝08

那还是有点匆忙,洛阳还是值得停留的,这回洛阳行大众小众的地方都去了,但还是有点意犹未尽。
11#
发表于 2023-02-19 12:35
只看该作者
回复 9# 冰钰愛玥

博物馆是孩子成长最好的地方
12#
发表于 2023-02-19 17:58
只看该作者
以前的工艺品啊,真有艺术性。
13#
发表于 2023-02-19 18:28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2# 鸭丫0815

尤其那个曹魏白玉杯,真的是太精美了。
14#
发表于 2023-03-06 15:33
只看该作者
你们了解的好透彻,涨知识了。
个性签名
纯手工阿胶糕VS祛湿茶
V:   yy201212132015

最新试读试用

 
【试读】《世界动物绘本》

试读:【试读】《世界动物绘本》

申请
【试读】《今天玩什么》

试读:【试读】《今天玩什么》

申请
【试读】《创意大师洞洞翻翻启蒙纸板书:有趣的形状和数字》

试读:【试读】《创意大师洞洞翻翻启蒙纸板书:有趣的形状和数字》

申请